跳到主要內容

新生代中醫診所 異軍突起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26日 06:35
2014年06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自從十多年前,香港推出註冊中醫師制度以及在大學開設中醫課程之後,一批批新生代中醫師陸續加入市場。這些新生代中醫師經歷嚴格的大學課程、實習和考核,精通兩文三語,對於新科技抱開放態度,更積極參與公眾教育和社會服務,大大革新了中醫師予人的固有形象。今期本版就訪問了近幾年異軍突起的中醫診所「康德堂」。


康德堂中醫診所創辦人歐卓榮表示,他之所以決心攻讀及當上中醫,其實和小時候的經歷有關。那時,他一家人還住在安置區。因為父母收入有限,很多時他生病也是吃中成藥或草解決,令他萌生了對中醫藥的興趣。


2005年,歐卓榮從浸會大學畢業之後,獲一間私營中醫診所聘用。至2008年4月,他儲了一批熟客和人脈之後,便自行成立「康德堂」。歐卓榮表示,決定創業,是因為在之前的中醫診所工作時,他畢竟只是僱員,有些抱負不是想推行便可以推行,例如擴充規模,推行社會服務等等。


效法西醫診所 房間看病保私隱

由於2008年正值金融海嘯,租金回落,當時他和另一拍檔只用了大約20萬元,就在荃灣南豐中心開設了面積400餘平方呎的第一間康德堂中醫診所。不過,樓上診所街坊不會看到,需要守一段時間。因此,兩人亦非常穩陣。在最初階段,兩人還是一部分時間打理自己的診所,另一部分時間則在其他診所掛單。剛巧那時有一群傳理系的校友需要找中醫師講解一些疾病和健康問題,想起了他們,令他們得以首度在電視、電台和印刷媒體中亮相,產生間接宣傳作用。3個月後,康德堂已經開始收支平衡,之後更有盈利。


不過,在媒體中曝光只是其中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歐卓榮和拍檔決心以新形式經營中醫診所。舉例說,傳統中醫診所和提供中醫服務的藥房很多都是沒有房間間隔的。中醫師給一名病人看症時,兩人的對話可能後面很多人都會聽到,私隱度很低,有時也令人有些尷尬。為了扭轉這種固有形象,康德堂就實行好像西醫診所般,設立房間來保障病人私隱,而且全部使用電腦藥方和病歷。此外,他們還積極出席一些免費的醫療講座和研討會,希望起到教育群眾的作用,有時還會義診等等。


推中醫纖體戒煙治哮喘服務

另一方面,康德堂甫開業,已經推出了中醫纖體、天灸治療適應症(哮喘、鼻敏感、慢性支氣管炎),以及針灸戒煙等服務,亦令很多人耳目一新!原來,歐卓榮在取得註冊中醫師資格之前,曾經在廣東省的中醫院實習長達8個月。期間他發覺,這三種服務在內地的中醫院已相當普遍,只是香港那時還近乎沒有而已。


他解釋,中醫可以應用於纖體,其中一個原因是,針灸某些穴位,可以有助控制食慾,或者改善消化和水腫。至於戒煙,則是因為針灸某些穴位,可以影響吸煙者的嗅覺,減低他們對香煙的反應和倚賴。至於天灸治療適應症,則是在某些穴位貼上藥貼。這種治療方法最好配合氣候,在西曆的7月至8月,以及12月至1月進行。雖然不能徹底根治,但就可以減低上述適應症發作的機會。天灸治療對於小朋友的效果,尤其明顯。


這三項服務佔康德堂營業額的比重並不高,但對於提高知名度,就有一定的幫助。尤其是天灸治療,可說是由康德堂帶起潮流,自從它推出之後,很多同業都跟風。


設中央藥房 送藥到戶

在香港青年協會主辦、匯豐銀行支持的「匯豐青年創業大獎2011」中,康德堂就獲得銀獎。2012年,在英國舉行、全球逾30個國家和地區參與的《全球青年創業家大獎》比賽中,康德堂亦獲得並列第二名的佳績。


現時,康德堂已經有10間診所(5間直營,5間加盟),還有一間提供中草藥及煲藥服務的中央藥房。歐卓榮解釋,之所以設立中央藥房,是因為有部分消費者仍然比較相信和習慣服用中草藥。此外,亦有極少數中藥還未有濃縮藥粉,而只有草藥。所以,為了滿足有關病人,康德堂各間診所會將藥方傳送到中央藥房,由後者負責執藥和煲藥、入袋,然後速遞到病人家中或辦公室。


明年底開專科診所

因為薄有名氣,康德堂已經吸引到4間醫療卡公司合作,其顧客已不限於診所附近的街坊,還包括不少企業的僱員和保險公司的客戶。近幾個月,歐卓榮等還在積極拍攝短片,很快就會在YouTube上開設康德堂的頻道,希望透過影像,令一般人對中醫治療有更多了解。


至於中期目標,則是在香港開設一間中醫專科診所。原來,康德堂旗下已有7名中醫師正在修讀中醫博士學位。7人分別專攻自己的專長,包括:兒科、婦科、生殖問題、男性疾病、皮膚病、針灸等。樂觀估計,中醫專科診所可以在明年底成事。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林俊源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