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特首梁振英上任近兩年,昨日發表《施政匯報》,把「行政及政制」放於最後一項,逾1.3萬字《匯報》中,佔不足500字篇幅。今年《匯報》以扶貧安老及土地房屋範疇着墨最多,政制主要提到政府成立「政改諮詢專責小組」,就2017年特首及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諮詢公眾,並無提及行政立法關係。
梁《施政匯報》總結第二年工作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形容梁振英在施政匯報「自己恭喜自己」,沒有查找不足。工黨主席李卓人批評梁迴避其管治危機,形容整份匯報「發水」,「隱惡揚善」。不過,民建聯葉國謙反指有立法會議員拖梁後腿,濫用議事規則,令政府施政遇上不少困難,認為梁已努力爭取完成競選承諾。工聯會黃國健稱匯報內容欠全面,「若可以連沒落實(政策)的也寫入,解釋為何不做、何時會做,效果較好」。
印花稅草案審議將逾450日
而法案積壓其中一個原因是立法會審議《撥款條例草案》的時間愈來愈長(見表)。翻查立法會網頁資料,梁振英上任後,《撥款條例草案》所需審議日數,由董建華年代的28日,增至去年的89日,長了兩倍,結果政府在2012至2013年度共向立會提出22項法案,當中8項法案拖至本立法年度,其中爭議極大的《2013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審議日數即將突破450日。
政府本年度提出26項法案,截至昨日獲「三讀」法案只有7項,不計已排期「三讀」的法案,即將積壓至下年的政府法案亦至少有15項。上述數字還未計及政府在《立法議程》曾提出、但未能如期在立法年度提交立法會審議的法案,包括容許末期病患者在退休前提早提取強積金權益的《強制性公積金計劃(修訂)條例草案》等。
梁評分再跌 警戒線徘徊
港大民研在6月16至19日以電話訪問了1018名市民,發現梁振英最近支持評分為45.6分,較月初調查下跌0.2分,繼續在45分警戒線上徘徊。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稱,政府民望低企,令議員拉布沒任何顧忌,影響政府施政效率,但他認為這是「死局」,因民調結果指對梁振英反感者多是中產、高教育人士,反映政府低民望並非經濟不景氣影響,除非中途換人,如由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改任特首,甚至普選,否則情况短期內難改變。
梁《施政匯報》總結第二年工作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形容梁振英在施政匯報「自己恭喜自己」,沒有查找不足。工黨主席李卓人批評梁迴避其管治危機,形容整份匯報「發水」,「隱惡揚善」。不過,民建聯葉國謙反指有立法會議員拖梁後腿,濫用議事規則,令政府施政遇上不少困難,認為梁已努力爭取完成競選承諾。工聯會黃國健稱匯報內容欠全面,「若可以連沒落實(政策)的也寫入,解釋為何不做、何時會做,效果較好」。
印花稅草案審議將逾450日
而法案積壓其中一個原因是立法會審議《撥款條例草案》的時間愈來愈長(見表)。翻查立法會網頁資料,梁振英上任後,《撥款條例草案》所需審議日數,由董建華年代的28日,增至去年的89日,長了兩倍,結果政府在2012至2013年度共向立會提出22項法案,當中8項法案拖至本立法年度,其中爭議極大的《2013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審議日數即將突破450日。
政府本年度提出26項法案,截至昨日獲「三讀」法案只有7項,不計已排期「三讀」的法案,即將積壓至下年的政府法案亦至少有15項。上述數字還未計及政府在《立法議程》曾提出、但未能如期在立法年度提交立法會審議的法案,包括容許末期病患者在退休前提早提取強積金權益的《強制性公積金計劃(修訂)條例草案》等。
梁評分再跌 警戒線徘徊
港大民研在6月16至19日以電話訪問了1018名市民,發現梁振英最近支持評分為45.6分,較月初調查下跌0.2分,繼續在45分警戒線上徘徊。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稱,政府民望低企,令議員拉布沒任何顧忌,影響政府施政效率,但他認為這是「死局」,因民調結果指對梁振英反感者多是中產、高教育人士,反映政府低民望並非經濟不景氣影響,除非中途換人,如由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改任特首,甚至普選,否則情况短期內難改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