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鐵昨日向古物諮詢委員會匯報保護沙中線地盤發現的宋元古井方案,最新決定採取在方井周邊加設12米深的閘板作保護牆,減低鄰近工程所造成震盪,並宣布今天便會動工。不過港鐵在徵詢古諮會前,已自行否決將土瓜灣站向東移23米的另一個保存方案,港鐵文件稱搬站方案造價太高,並不可行。
港鐵:搬站成本高不可行
因應港鐵沙中線土瓜灣站發現方井,工地需即時做考古工作,工程至少需延誤5個月。港鐵昨向古諮會提出6個保護方井方案,港鐵沙中線總經理黃唯銘稱,當中多個方案不可行,例如將整個車站向東遷移23米,成本過高。港鐵因此決定採取圍板方案,為在方井外圍約1.8米,即T1考古地周邊,用油壓技術興建12米深的閘板作保護牆(見圖),過程需兩至三星期。港鐵指該處泥土屬鬆土,料油壓式裝閘板震盪較小,減少工程對方井結構的影響,同時沙中線鑽挖工程可繼續施工。
港鐵文件顯示,今天便動工興建閘板,路政署稱,早前到啟德工地測試有關技術,發現施工震盪輕微,相信古井可以承受。港鐵和發展局原則上同意用閘板保護方井,其間港鐵可在地盤其他範圍動工。
黃唯銘解釋,因現時雨季,泥土較易受風雨侵害,期望盡快做保護工程。他說,興建閘板期間會在T1考古地安裝沉降及震動監察系統,並定期向古諮會匯報。他承諾若其間發現「不尋常震盪」,會有應變方案考慮轉換施工模式,如部分工程改以人手挖掘泥層,或取走古井附近部分泥沙,減輕工程對方井造成的震盪。
林筱魯:同意保護工作盡快進行
就突然施工會否缺乏諮詢,古諮會主席林筱魯說,他昨日才知悉今天會加建閘板,但指古諮會上次簡報會已向港鐵建議具體工程該如何處理,及古蹟怎樣可有效保護,加上正值雨季,同意保護工作需盡快進行,盼政府可加強監管。古諮會委員陳家駒質疑,建造閘板時發生的震盪始終會影響古井,建議港鐵設後備補救方案。
發展局長陳茂波在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上說,土瓜灣站地盤的考古發掘工作仍在進行,料第三季完成,整合收集資料後,再訂定合適的遺蹟保育方案。他已要求有關部門每月匯報考古進度及發現,運房局亦成立跨部門協調小組跟進。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