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昨開會,市建局主席蘇慶和表示,2013/14年度是市建局5年來首次錄得虧損,達23億元。他解釋,有3個原因導致虧損,包括重建項目可增加的地積比率減少;樓價處於高峰,收購價平均每呎近1萬元;加上建築成本上升,每呎成本增至3500至4500元,均令市建局收入減少。有議員稱,重建項目可增加的地積比減少,市區重建「愈來愈無肉食」,促政府與市建局探討其他可持續的重建模式。
稱倘今年項目成功招標 可增現金流
公民黨毛孟靜表示關注市建局錄得虧損,向市建局查詢會否要求政府再度注資。市建局主席蘇慶和回應,政府的免地價政策已是變相注資,又指市建局目前財政仍算穩健,未有考慮要求政府注資,但長遠需要正視財政壓力。他又說,市建局未來5年的重建項目要投入330億元,但他說今年有兩個重點項目,分別位於觀塘及深水埗,若該兩個項目成功招標,對現金流會有很大幫助。
議員憂「無肉食」沒人願重建
工程界議員盧偉國指出,市建局過去重建項目可大幅增加地積比,可謂「大件夾抵食」,但這類項目愈來愈少,建議放寬高度限制;民主黨胡志偉指現時「有肉食」的市區舊樓愈來愈少,沒機構願意承擔重建責任,「等到(舊樓)塌了才重建,無人願意見到」。
發展局長陳茂波表示,要放寬高度限制、在地積比方面「手鬆一些」並不容易,因為不同區域的規劃大綱圖,均已釐定該區的地積比。他又說,不會因市建局虧損而不做市區重建,政府已預計要補貼項目,但他承認有需要檢討公帑是否用得其所。對於市建局檢討需求主導項目,陳茂波強調政府沒有預設立場,待市建局的專責委員會提交檢討結果時,當局會考慮議員及持份者意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