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健﹕論狗道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24日 06:35
2014年06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萬物皆有其道,人有人道,魔有魔道;所以,狗也有狗道。廣西玉林「荔枝狗肉節」因其顯然過分違反狗道,幾乎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夏至當日,原定的盛會未能大張旗鼓地辦成,但愛狗者還是與食客發生了激烈衝突,甚至有人受傷。


今年對狗肉節的抵制似乎特別聲勢浩大。也許是迫於外界壓力,玉林地方政府通告稱,所謂的「夏至荔枝狗肉節」只是個別商家和民間說法,官方從未組織。為避免刺激愛狗人士,當地一些餐飲商家還被要求遮擋甚至撤換招牌,避免「狗」字出現。


粗暴言行 損他人自由

但各方並未停戰,動物保護人士與狗肉販子對峙,愛狗者要求放狗,狗販子則要求對方高價買狗,否則虐殺。而食客則提前囤貨,怕夏至日無肉可買。


本人因屬狗,故不食狗肉,但也反對以暴力言行妨礙他人自由。鑑於過激言行早有各方評論,不再贅述,惟想說︰殺狗吃狗的確殘忍,但強調狗的寵物性、工作性而保護狗,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


不妨看反對吃狗肉的理由︰狗是人類的朋友,狗對人很忠誠,狗協助參與安防工作。


但給人類當朋友、對人類忠誠,或者承擔緝毒、防衛等任務,都不是狗天生如此,而是人類對狗馴化過程中賦予牠們的「角色」和「職責」。如同把馬馴化成交通工具、牛馴化成耕田工具、雞鴨豬變成肉類產品供體一樣。


就這樣,人類消滅了動物的自然屬性,並按照自己的意願給動物安排了社會屬性。在社會屬性定位上,又有所區別,部分被強調食用性,部分兼具功能性和食用性。狗比較「幸運」,可能是在陪伴、服務人的過程中,情感交流較為順暢,更多地被強調了功能性,尤其是寵物性。久而久之,很多人把自己的感情和期待投射到狗身上,便難以接受他人提及狗的食用性。


強迫做寵物 亦是霸道

當動物保護主義者怒斥吃狗野蠻時,並沒有想到,其實在對狗的寵物化、功能化過程中,鎖鏈和牢籠一樣是違反「狗道」的。再看看歐美每年舉辦的犬類賽,獲獎的狗都需按照人類審美觀作整形和美容手術,截尾、截耳、閹割……這種傷害如果算不上野蠻,至少是強權的。


人類習慣了以自我之能力和優勢,凌駕於其他生物之上,以「萬物皆備於我」的信念,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動物之上。無論是剝奪牠們的生命還是自由,只要符合人類意志即可,這就是人類制定的社會生存法則。


以上文字是對人類行為的反思,並不代表我可以超脫人的本性,因為我的胃說:肉更好吃。


作者簡介﹕內地資深傳媒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