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林泉忠﹕「6.22公投」的力量有多大?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23日 06:35
2014年06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直至本報截稿時,「6.22公投」投票總數已逾60萬,遠遠超過預期,使無論對爭取「真普選」的香港市民還是「和平佔中」運動的支持者都為之振奮,同時也加劇了特區政府的管治危機。然而,重點是「佔中公投」是否有足夠的力量,動搖中央對香港普選的既定方針?究竟「6.22公投」的力量有多大?


面對「6.22公投」,國務院港澳辦於公投頭一天斷然發出了清晰的聲明,毫不含糊地對公投作出政治定性:「香港激進反對勢力自編自導所謂『全民投票』活動,是公然挑戰《基本法》的一場政治鬧劇」,全面否定了數十萬香港市民參與的「6.22公投」的合法性與正當性。


回歸17年來,香港社會也發生過不少政治性抗爭運動,包括2003年的「反23條」及2012年的「反國教運動」,但是北京也未在運動一開始就將之蓋棺定論。換言之,今次定性顯示北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而此舉的結果是使中央政府在這場博弈中大幅度縮小了可以轉圜的空間。問題是,即使有如此強大的民意,北京會妥協嗎?


2003年50萬人上街,導致中央點頭容許董建華特區政府擱置「23條」立法;2012年的「反國教運動」中,數以十萬計的市民連夜佔領政府總部廣場,致使梁振英中止強推國教科。儘管無論是「6.22公投」還是「佔領中環」運動,其基本思維都是希望藉展示強大的民意,迫使中央在普選議題上讓步,然而大家目標不一。在籠統的「真普選」訴求中,最大公約數恐怕是要求放寬篩選機制,使民主派人士也有機會成為特首候選人。


如今北京已經明確地將以電子投票為主的「6.22公投」判了死刑,除非今年的「七一」實體大遊行再來一次50萬人上街,否則恐怕難以使北京低頭。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