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三跑道污染 屯門東涌料近上限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21日 21:35
2014年06月21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造價逾千億元的機場第三條跑道,機管局終於完成籌備逾年的環評報告,昨展開一個月法定諮詢。報告披露興建第三條跑道令未來航班流量大增,所產生的氮氧化物將在未來20年大增26%,東涌和屯門區的空氣污染將逼近法定上限邊緣。機管局將提出多項緩解措施減少排放,確保污染不會超標,惟多個環團質疑報告的假設太樂觀,東涌及鄰近地區的污染不超標有「堆砌數字」和誤導公眾之嫌,要求重新評估。


被批堆砌數字免超標 機局:報告全面

機管局昨先後向學者、議員及業界等持份者安排簡布會,以及為傳媒舉辦工作坊。機管局主席羅康瑞更大讚報告是全港有史以來最全面,「所有文件疊起來有3呎高」。


機管局建築工程環保事務總經理李仲騰表示,第三跑道的環評報告就12個範疇評估,包括空氣、噪音及海洋生態等,結果全部可以接受。不過局方稱造價仍在評估,未有回應有報道指預算造價會由原來1362億元急升五成至2000億元。


氮氧化物大增26%

機場的主要空氣污染物為二氧化氮,高濃度氮氧物會增加市民出現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風險。報告預測,第三跑道建成後,氮氧化物排放會由2011年的750萬公斤,增至2031年(即跑道建成後8年)的950萬公斤,增幅26%。若維持雙跑道,到2031年氮氧化物排放只有670萬公斤,較三跑道系統少三成。


另外,三跑道會加上周圍基建排放,累積會令附近地方的氮氧物濃度,達到每立方米28至39微克不等,當中以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屯門最高,分別是39及38微克,接近空氣質素指標40微克。報告顯示,東涌、沙螺灣及屯門的污染物濃度,都會接近指標上限(見表)。


地球之友質疑,報告評估第三跑道的氮氧化物排放趨勢,選取東涌監測站於2008年至2012年的數據,但龍鼓洲監測站則選取2008年及2011年的數據,質疑機管局選擇性抽取不同年份數據。另外,報告又引用2010年的粵港減排成果,用來評估未來20年的排放趨勢,但事實上,2012年香港的排放清單顯示,氮氧化物已逆勢上升,反映報告假設2031年,區域減排可抵銷三跑道所產生的額外污染,是太樂觀,才出現評估指東涌及鄰近地區的污染不會超標的結論。


環評報告亦為三跑道的噪音污染提出緩解措施,建議南跑道於夜間會轉為備用狀態,向東飛的航機轉用經西博寮海峽的南行路線。機管局亦會資助受影響的大嶼山村屋加裝隔音窗和冷氣,令東涌的噪音情况得以改善。


資助村屋裝隔音窗冷氣

機場發展關注網絡發言人巫堃泰則指出,新航道是否獲民航處批准使用,報告沒有交代,質疑機管局的紓緩措施是否得以落實。巫堃泰指出,使用第三跑道的飛機,會於黃金海岸及小欖上經過,料會有更多居民遭受飛機噪音滋擾。


水質方面,機管局表示,第三條跑道的填海位置處於海底污泥坑上面,該局會採用日本、韓國及德國普遍採用的「深層水泥拌合法」填海,毋須預先挖起污泥,可以直接在泥坑上填海,對水質影響有限,但成本會上升。


報告昨日開始供公眾查閱30天,7月中至9月中由環諮會審閱,若獲通過,環保署會於9月中至10月中期間,決定是否批准報告,因此最快到10月中會獲發環境許可證。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