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甘文鋒﹕原地踏步才是最差結果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20日 06:35
2014年06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就政制改革,練乙錚先生提出一種說法,認為如果沒有公民提名或政黨提名,那就寧可原地踏步,原因是《基本法》寫明「最終」達至普選,而普選是由中央定義的,如果今次接受沒有公民提名或政黨提名的方案,那將來很大可能都沒有了,那寧願一人一票也不要,下次再爭取。


筆者意見剛相反,認為無論這次的提名方法如何保守,最終都應通過,讓香港人先拿投票權,才最合乎港人利益。事實上,如果真如練先生所言,因沒有公民提名或政黨提名而原地踏步,那要有一人一票選特首就只有等到中央肯接受公民提名或政黨提名了,因為只要中央一天不接受這兩種提名,依照練先生的邏輯,香港人是應原地踏步的。


但退一步想想,即使今天我們接受了沒有這兩種提名的一人一票選舉,如果將來有一天中央真的接受這兩種提名,那到時再加上也沒有問題,情况就正如附表︰(見表)

因此,無論中央現在或將來的想法如何,先接受一人一票的選舉,港人在整個選舉中都可獲得較多權利,是更理智的選擇。


或許亦有人認為,如果沒有公民提名或政黨提名,那就寧願不要這個普選了。但難道選舉權不是一項公民權利嗎?各人可以對什麼是普選下定義,但如果因為你的定義,否定了整個選舉制度的改革,剝奪其他人的選舉權,這又合乎公義嗎?


筆者的立場,是無論提名機制如何保守,都應該先接受一人一票的選舉,將遊戲規則改變。即使在這個提名機制下,選出來的可能都是建制候選人。根據上屆立法會選舉,泛民的得票大概在五成半。但透過選舉委員會選特首,泛民根本不可能透過這些支持者獲得任何政治能量,因為這五成半人對特首選舉都沒有任何影響力。


相反,如果選舉方法改為一人一票,那情况將會大大不同。假設提名委員會真的非常保守,提名的候選人都是建制人士,例如是爭取連任的特首,來自基層的建制派,以及代表中產的建制派。他們3人都各有建制支持者,而問題是四成半的建制派票數都被他們瓜分了,要在這場選戰取得勝利,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與手持五成半選票的泛民各大黨派談判。來自基層的建制派需要與代表基層的泛民黨派談條件,而同樣中產的建制派亦可能與中產的泛民有互動。在需要爭取泛民票數的情况下,可能最後是答應泛民最多條件的建制候選人獲勝。


只有改變選舉規則

泛民才可展現政治能量

只有改變選舉規則,泛民才可在特首選舉展現他們的政治能量,而這些政治能量,正是來自香港人的投票權。如果堅持原地踏步,那政圈只是一潭死水,但改變遊戲規則後,因為香港人的投票權,政圈有重新洗牌的可能,香港有機會改善現時的政治氛圍及氣候。因此,無論提名方案如何,先爭取一人一票選特首,對香港未來最有利,原地踏步才是最差結果!


作者是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會董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