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前網上流傳「衝擊立法會指南」,事件引起警方高度關注,10多名探員前日掩至旺角一單位,拘捕一名15歲少年,指他涉嫌「煽惑襲警」、「煽惑刑事毁壞」及「有犯罪或不誠實意圖而取用電腦」;該少年另涉上周五(13日)在立法會示威中干犯「非法集會」及「刑事毁壞」。背負5宗罪的事主昨接受本報訪問,表示無悔在網上發表文章,但強調「不是針對香港立法會」,為免被誤指教唆他人衝擊立法會,今天不會出席立法會示威活動。
正輪候公屋 母:倘子被捕會好慘
消息稱,前日下午5時許,10多名探員手持搜查令到15歲少年寓所,表明要拘捕他,當場讀出他所涉及3項罪名後,探員隨即在屋內搜查,除帶走電腦及手機,亦檢走他上周五出席立法會示威時穿著的衣服及背囊。青年被扣查約10小時,至昨凌晨3時許獲准保釋候查,7月中旬向警方報到。消息稱,少年向警方稱,半個月前加入熱血公民,只參加過一些活動,非核心成員。
因參與示威及在網上發布「指南」而背上5宗罪的少年,與父母居於旺角區唐樓單位,在區內英文中學就讀中三,學校對其被捕一事表示「無可奉告」。少年的母親對兒子被捕感到十分憂心,表示家人正輪候公屋,「如果阿仔畀人拉咗,我哋會好慘」。
「網友怎解讀 我控制唔到」
少年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數年前偶然看過一些關於衝擊示威的文章,當中提及人民面對示威衝擊時的注意事項,包括如何與警員交手、如何衝擊一座建築物和自身安全注意事項。他已忘記文章出處,惟看到上周五立法會示威場面後,憑記憶把看過的內容背默出來,再放上網。他強調文章用「公安」字眼,內容是針對內地人民如何抵抗中央政府,非針對本港立法會。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少年的文章引起社會各界關注,「文章放上網,網友要點樣解讀,我都控制唔到」。
正保釋 「今不出席示威」
對於警方把他通宵扣查達10小時,少年不認同是小題大做﹕「佢哋都係做嘢啫。」正保釋候查的他,為免造成教唆他人衝擊立法會的誤會,今日不會出席立法會示威。
立法會議員梁家傑表示,青少年是社會的未來,和平理性的示威遊行屬社會運動,參與其中有助青年了解社會,但要小心當中若有搗亂分子擾亂秩序,企圖抹黑遊行,青少年便要小心自保。大律師陸偉雄表示,法律上10至16歲的被告稱之「青少年罪犯」,若是單一個案會交由兒童法庭處理;兒童法庭主要為教化,非懲處,法官如認為青年所犯罪行較嚴重,有可能判入勞教中心或教導所等地方教化;如罪行較輕,可判守行為或社會服務令。陸指出,少年可以年幼無知或不知事情嚴重性等作求情原因,以獲減刑,但無論判刑結果如何,肇事少年均會留有案底,影響日後前途。
明報記者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