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環團憂第三跑道阻45海豚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20日 06:35
2014年06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機管局今日發表機場興建第三條跑道的環評報告,將交代工程對12個範疇的影響,包括生態、水質、空氣污染物排放和飛機噪音對健康的影響等。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表示,跑道填海工程剛好落在全港七成約45條中華白海豚來往北大嶼山及大小磨刀洲的重要通道,擔心填海會令該批白海豚的移動空間大大減少,最終絕迹北大嶼山一帶。


按環評條例,該環評報告會諮詢公眾30天,再交環諮會討論,若能順利通過,最快可於今年內取得環境許可證。


七成海豚在該海域出沒

自1999年起追蹤海豚活動路線的洪家耀表示,現於香港水域生活的白海豚,分布在大嶼山西面及北面水域,當中約七成在北大嶼山水域出沒,並經常利用擬建第三條跑道覆蓋的海域作重要通道,來往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及大小磨刀洲。


洪家耀指出,自海天客運碼頭於2009年啟用以來,來自內地及澳門的高速船航線穿過白海豚的移動通道,前往大小磨刀洲一帶的白海豚已大減。他預料,第三條跑道填海工程將會令白海豚的移動空間進一步減少,更可能令牠們完全絕迹北大嶼山一帶。此外,頻繁水上交通及工程噪音,亦會干擾白海豚日常溝通,導致海豚誤闖高速船航線,甚至誤撞船死亡。


恐海豚絕迹北大嶼

機管局早前提出在工程完成後,會於大小磨刀洲成立新的海岸公園,但洪家耀指機管局「先破壞後保育」無補於事,由於移動走廊被破壞,海豚已不會再前往大小磨刀洲水域,加上第三條跑道的興建範圍和現有的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相距不足1公里,亦會影響海岸公園生態。


除了生態,機場新跑道對區內的空氣及噪音影響,亦將成為討論焦點。根據機管局的第三跑道網頁,環評報告會評估新跑道於施工及營運階段,對空氣質素的潛在影響。據了解,機管局以今年實施的新空氣質素指標為評估標準,結果顯示東涌部分地區空氣質素超標,但可透過緩解措施,例如所有在機場的飛機必須使用固定地面供電系統,減少排放。至於飛機噪音,報告指出新跑道會為欣澳、青龍頭、汀九、馬灣及屯門黃金海岸居民帶來影響,亦可透過優化飛機升降模式,及優先採用對民居帶來最少飛機噪音的跑道及航道,以減低影響。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