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劉勵超﹕6萬新住宅單位泡湯?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19日 06:35
2014年06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批新界東北發展前期工程撥款申請,有人衝擊立法會大樓,全港市民從電視畫面清楚看見一群年輕人以「鐵馬」撞毁建築物外牆和緊急通道,又自備竹支「揭竿起義」,企圖撬開入口大門。其中有人明顯有備而來,以雨傘和潛水鏡抵擋胡椒噴霧,至於戴上口罩的,除了防禦噴霧外,更避過警方攝錄面貌作日後檢控。衝擊行動是否如涉事團體事後在記者會上聲稱並非預謀,讀者們可自行判斷。


有議員助理投訴遭警方拘捕後被辱及被毆,亦有攝影記者投訴無理被警員強行抬走,妨礙其正當拍攝,損害新聞自由,這些指控當局必然要徹查並清楚向公眾交代,否則當局等於默認指控。其實每逢有警民對峙,攝記往往置身於兩條陣線中間,而示威人群中亦會有人拿着攝影機向警察作反攝錄,一旦爆發衝突時,就算記者身上佩帶了記者證,混亂之中,執法人員「誤中副車」亦不足為奇。不論是為了避免被警察誤會是滋事分子,還是阻嚇警察刻意對傳媒動粗,香港記者可仿效外國戰地記者,在可能出現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時穿上胸前背後寫上「PRESS」字眼或其服務機構名稱的背心,以資識別。高空作業的工友要佩戴安全索,進入沙井的工友要佩戴面罩,前線記者同樣要顧及本身職業安全。


衝擊立法會以暴易「暴」

今次衝擊立法會事件,有議員歸咎政府始作俑者,漠視民意,自食惡果;涉事團體事後開記者會,聲言行動是受財委會主席腰斬會議刺激,言下之意,是「官」逼民反,造反有理。另有議員辯稱雖不認同暴力衝擊行動,但根源皆因政府一意孤行發展新界東北和財委會主席決定是使用「制度暴力」,故此默認採取漠視法紀行動只是以暴易「暴」。更有議員從立法會大樓走出來向示威群眾講話,有傳媒用「對話」形容此舉措,其實所謂對話並非呼籲群眾冷靜反而煽風點火,鼓勵抗爭到底。此外,警方指衝擊立法會的人群中有議員助理。早前已有議員助理以不當手段阻撓其他議員在時限內趕回議事廳投票表決動議而干犯法例罪成,但有關議員卻置身事外。假若今次確有議員助理違法,有關議員實難辭其咎,應為其助理行為問責。


東北發展受阻產生骨牌效應

話說回來,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實質理據、誰是反對最激烈的群組、誰是他們的支援群組、反對者有何訴求和合理與否、政府如何回應等問題,一般市民大多不會深究,或覺得官方解釋偏頗。傳媒可多作客觀報道和分析,讓社會理性思考、討論和作出困難的取捨,可惜部分傳媒選擇集中報道反對聲音和警方是否對示威者及記者動粗,而市民聽得最多的,只是一些「無恥」、「下台」、「撤回」的抗議口號。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目的,主要是大量增加公私營房屋供應,解決基層的住屋需求。村民反對,有團體大力支持,實是項莊舞劍,意在令政府無法施政。對數十萬居住環境欠佳、望眼欲穿等候上樓或「上車」的其他香港市民,政客和有關團體,除了叫政府收回高爾夫球場或撤回發展計劃,又可曾為蝸居市民做過什麽實事?


明天財務委員會要續議新界東北發展研究撥款,相信示威者與反對撥款的議員會來個裏應外合,令立法會以至政府無法正常運作,嚴重滯後的審議法例和各項與民生有關的撥款工作,將會雪上加霜。「為人民服務」的議員,會否繼續以爭取社會公義之名,消耗社會資源為實?政府縱然堅稱不會撤回或押後撥款申請,但有了「三堆一爐」的先例,政府未必有足夠政治本錢企硬。但若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出師不利,恐怕出現骨牌效應,其他計劃如新界北、元朗南等不容樂觀。梁振英政綱重中之重的房屋問題解決不了,反對他的政客還不會大做文章嗎?


就算立法會在擾攘一番後批准前期工程撥款,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只是跨過了跨欄長跑賽中的首數個欄障而已,在往後的落實細節上,肯定還有抗爭的場面出現,60,700個新住宅單位的願景,能否成真,就要考香港大眾的智慧和理性了。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文純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會方立場)

作者是香港集思會顧問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