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製造」佔領世界盃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17日 22:35
2014年06月17日 22: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巴西世界盃足球賽熱浪席捲全球,同時亦為中國企業帶來商機。儘管中國隊無緣比賽,「中國製造」卻在賽場上隨處可見。除了公仔、國旗等傳統製造業外,中國設計的比分顯示屏、安檢機器等高端產品也成為場內主角。分析認為,世界盃上的中國商品體現了中國產業轉型,但目前在第三世界依然多以價格取勝,技術方面仍不可與歐美企業同日而語。


產業轉型 包辦顯示屏安檢器

巴西世界盃比賽日,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球迷,乘坐中國北車集團的動車前往比賽城市,再搭中國製造的新型能源巴士抵達場館。球迷們在場外的商店購買產自浙江和廣東的吉祥物公仔、國旗、圍巾、紀念章、加油樂器,隨後前往由三一重工參與施工的球場,在入口處經過北京同方威視提供的安檢設備。借着由中國英利發電的照明系統照亮賽場,球迷們注視着湖南新亞勝出品的LED大顯示屏,看球員踢着深圳生產的比賽用球「桑巴榮耀」。


90%打氣樂器產自中國

媒體統計,參與巴西世界盃建設的內地企業至少有31個。據新華社指,密集型小商品市場大受振奮,在浙江義烏,今年前5個月,經義烏海關出口巴西按年增長31.4%,其中體育用品出口巴西278萬美元,按年增長42%。當地足球用品商行透露,去年春起就接到不少南美國家的訂單,截至開賽已經出口100多萬個足球;新款的加油樂器「卡西羅拉」也遠銷南美和歐洲,目前世界上約90%的卡西羅拉來自中國。經營假髮、喇叭、旗幟、球迷眼鏡等球迷用品的店主透露,近日銷量比日常增長近30%,大部份銷往南美。


「靠價格取勝 以後路還長」

除了勞動密集製造業外,在高科技產品和大型裝備製造業的中國身影也多了起來。《廣州日報》報道,往屆世界盃,中國企業提供勞動密集型產業給國外知名企業加工,賺微薄的勞動費。報道引述分析師范為稱,中國高端產品在拉美等第三世界市場很有競爭力,但從利潤率比較來看,中國企業往往低於歐美企業,中國企業在第三世界的多是靠價格優勢,在技術、高科技方面,與歐美企業還有差距,因此第三世界選擇中國製造是一個性價比相對合理後的選擇,而非絕對優勢的選擇,這也預示着中國製造以後的路還很長。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