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產業單一化,多年來備受批評,加上美國等先進國家趁中國人工開支上升推動工業回流,成效顯著,令人思索本港是否適合推動工業化。然而有本地工業家嘆言,政府過去多年在工業方面「無政策」,影響產業發展;有生產揚聲器的工業家則指本港缺中層技術員,他要設高端工廠亦有心無力。
於內地開設電鍍業工廠的青年工業家協會會長陳偉文認為,香港在法制及資訊流量方面都有優勢,若政府能善用優勢協助製造業界發展新產業及創造新商機,本地工業定能發展,惟政府過去多年全無工業政策,令他失望。
指港缺中層技術員
於內地設廠生產揚聲器的常務副會長張華強說,工業離開香港多年,令本地中層技術人員嚴重不足,即使要推動高科技工業發展,亦需要先增強職業訓練吸引年輕人入行,再要一段時間培育人才。陳偉文補充,本港不能只顧擴張大學教育,加強職業訓練等才能令年輕人各展所長,不同行業又可以聘請到相應職工。
張華強舉例,一間曾是其物料供應商的工廠多年前成功轉型,改為生產特製手機零件,而此類生產過程需要高技術人員設計模組及控制極高端的機器,成本雖然高,但利潤亦相當豐厚,笑言該工廠已鯉躍龍門,規模超越了自己的公司。他表示此類生產用地不多,增值高,不過對技術人員的要求亦高,而此類中層技術員在本港人數不多,所以即使他有興趣於本港設立此類廠房「都不夠膽投資」,坦言內地工業生產蓬勃多年,訓練了大批中層技術員,故在發展高科技工業上現較香港具優勢。
於內地開設電鍍業工廠的青年工業家協會會長陳偉文認為,香港在法制及資訊流量方面都有優勢,若政府能善用優勢協助製造業界發展新產業及創造新商機,本地工業定能發展,惟政府過去多年全無工業政策,令他失望。
指港缺中層技術員
於內地設廠生產揚聲器的常務副會長張華強說,工業離開香港多年,令本地中層技術人員嚴重不足,即使要推動高科技工業發展,亦需要先增強職業訓練吸引年輕人入行,再要一段時間培育人才。陳偉文補充,本港不能只顧擴張大學教育,加強職業訓練等才能令年輕人各展所長,不同行業又可以聘請到相應職工。
張華強舉例,一間曾是其物料供應商的工廠多年前成功轉型,改為生產特製手機零件,而此類生產過程需要高技術人員設計模組及控制極高端的機器,成本雖然高,但利潤亦相當豐厚,笑言該工廠已鯉躍龍門,規模超越了自己的公司。他表示此類生產用地不多,增值高,不過對技術人員的要求亦高,而此類中層技術員在本港人數不多,所以即使他有興趣於本港設立此類廠房「都不夠膽投資」,坦言內地工業生產蓬勃多年,訓練了大批中層技術員,故在發展高科技工業上現較香港具優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