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林泉忠﹕香港前途 也由「全中國人民決定」?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16日 06:35
2014年06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最近大陸無論是在對港還是對台工作上似乎失去了過往得心應手的自信而頻頻觸礁。《一國兩制白皮書》在香港引發激烈爭議,隨後國台辦的「任何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必須由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共同決定」也在台灣引起軒然大波。


針對國台辦的表述,馬英九政府隨即回嗆「應由台灣2300萬人民決定」。北京欲打擊台獨氣焰的作為,反而促成了藍綠同聲的反效果。


儘管「全中國人民決定論」在認為自己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台灣社會幾乎無人問津,然而細嚼其中,此一論述其實有着積極的意義。


首先,此論述的主語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而非「中國政府」或「人大常委會」,強調了「全國人民」的主體性,提供了對中國未來民主化包括「全民公投」的想像空間。儘管現階段即使實施公投也難為台灣朝野所接受,因為大陸有14億人口,必會引發「大欺小」的反彈,且民主化之前的大陸也不太可能實施「全民公投」。


其二,「全中國人民決定論」不止針對台灣問題,而是「任何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1949年以來中國的國土經歷多次變遷,除了早年的中緬邊境和中越邊境外,2004年中俄就黑瞎子島的領土爭議達成協議,也引發不少來自大陸民間的非議。


那麽香港1997年的回歸又如何呢?是否由「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所決定的?衆所周知,1980年代初就香港的前途問題,中英之間展開了多輪的「密室談判」,「被回歸」的主體——香港同胞則被無奈地排除在談判門外。重點是,此一「缺席」成為其後無休止的「中港矛盾」的始作俑者。因此,「全中國人民決定論」如果付諸實施,仍是一大進步。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