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港股賣殼激增,而且殼價居高不下,統計今年上半年已有至少13間上市公司接獲洽購,當中部分未能成功賣盤的,如米蘭站(1150)及實力建業(0519),更傳出是因為大股東索價太高。有市場人士表示,除了內房商一直是近年買殼主力之外,其他資金如中資券商、資源公司,以及較難獨立上市的疊馬仔等,亦對殼股有相當需求,估計四路資金追逐下,本港殼股繼續有價有市。
根據聯交所紀錄,今年上半年已有至少13間上市公司公布接獲洽購,其中已通過或已完成交易的則至少3宗,賣盤公司來自印刷、金融,甚至煤碳貿易等行業,買主以內房商居多,主要是內地收緊銀根下,房企唯有倚靠境外融資平台,相對於自行上市要費時耗力,借殼上市成為不錯的選擇。
資金緊 內房商買殼需求大
例如從事財經印刷業務的卓智控股(0982),剛在5月宣布賣盤予珠海國企華發集團,華發主要從事城市運營、房產地開發。恰巧另一老牌印刷商昌明投資(1196)4月時亦落實賣殼予深圳富豪林曉輝夫婦,新買主林曉輝同樣在深圳涉足房地產生意。
除了內房,其他對殼股有興趣的資金亦包括中資證券公司、礦業老闆,以及較難獨立上市的疊馬仔等。其中周大福(1929)主席「純官」鄭家純旗下國際娛樂(1008),今年初就成為太陽集團周焯華旗下疊碼仔業務借殼平台;另有傳兩大澳門疊碼仔恒升集團及大衛集團,亦有意來港借殼上市。
疊碼仔找「後門」上市
事實上,有「金牌莊家」之稱的詹培忠及會計師行立信德豪早前均表示,由於內地人對殼股的需求持續增加,主板殼股叫價已急升至最高達5億元,在10年內急升超一倍,創板殼價亦升穿2億元。如米蘭站,雖然對上於5月公布最近期的賣盤磋商同樣告吹,有消息指是殼主叫價太高而未能達成協議。但該股三度獲洽賣盤已反映市場對這隻殼股需求殷切,有分析指出,因為米蘭站的業務架構簡單,控股權相對歸一,殼價已升近5億元。
不過,殼價急升亦帶來負面影響,有投行界人士認為,部分本地公司明知旗下生意高峰期已過,但因上市殼有價有市,仍要借上市「啤殼」獲利,導致部分本地公司甫上市不久業績便急變臉。翻查資料,近期多隻上市不足一年的半新股要發盈警(見表),包括招股時勢頭十足、榮登的超購王Magnum(2080),以及由利福(1212)分拆的利福地產(2185)。
明報記者 葉浩霖
根據聯交所紀錄,今年上半年已有至少13間上市公司公布接獲洽購,其中已通過或已完成交易的則至少3宗,賣盤公司來自印刷、金融,甚至煤碳貿易等行業,買主以內房商居多,主要是內地收緊銀根下,房企唯有倚靠境外融資平台,相對於自行上市要費時耗力,借殼上市成為不錯的選擇。
資金緊 內房商買殼需求大
例如從事財經印刷業務的卓智控股(0982),剛在5月宣布賣盤予珠海國企華發集團,華發主要從事城市運營、房產地開發。恰巧另一老牌印刷商昌明投資(1196)4月時亦落實賣殼予深圳富豪林曉輝夫婦,新買主林曉輝同樣在深圳涉足房地產生意。
除了內房,其他對殼股有興趣的資金亦包括中資證券公司、礦業老闆,以及較難獨立上市的疊馬仔等。其中周大福(1929)主席「純官」鄭家純旗下國際娛樂(1008),今年初就成為太陽集團周焯華旗下疊碼仔業務借殼平台;另有傳兩大澳門疊碼仔恒升集團及大衛集團,亦有意來港借殼上市。
疊碼仔找「後門」上市
事實上,有「金牌莊家」之稱的詹培忠及會計師行立信德豪早前均表示,由於內地人對殼股的需求持續增加,主板殼股叫價已急升至最高達5億元,在10年內急升超一倍,創板殼價亦升穿2億元。如米蘭站,雖然對上於5月公布最近期的賣盤磋商同樣告吹,有消息指是殼主叫價太高而未能達成協議。但該股三度獲洽賣盤已反映市場對這隻殼股需求殷切,有分析指出,因為米蘭站的業務架構簡單,控股權相對歸一,殼價已升近5億元。
不過,殼價急升亦帶來負面影響,有投行界人士認為,部分本地公司明知旗下生意高峰期已過,但因上市殼有價有市,仍要借上市「啤殼」獲利,導致部分本地公司甫上市不久業績便急變臉。翻查資料,近期多隻上市不足一年的半新股要發盈警(見表),包括招股時勢頭十足、榮登的超購王Magnum(2080),以及由利福(1212)分拆的利福地產(2185)。
明報記者 葉浩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