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一向很喜歡泰國菜的味道,自兩年前轉為全素食者,有好一段日子也沒有光顧泰國餐廳了。
我們對泰國菜的印象,第一可能是辣,其次就是以肉類海鮮為主。路過九龍城,看到多數泰國餐廳的餐牌確是如此,即使有雜菜咖喱的,也加入了雞湯或魚露。看見有專門做泰式素食的,不過很多菜式也包含加工製成的素肉,自己本身比較喜歡天然的食材,所以就開始上網搜尋泰國素食的資料。
曼谷素食學校偷師
素菜在泰國的日常飲食中並不普遍,如果在曼谷街頭要吃素的,真的要多走幾條街,又或先上網找出素食餐廳的位置。
純素泰菜不落鹽
三月時到過曼谷,起行前有幸在網上找到一間素食烹飪學校,也兼營餐廳。在那裏上了一個工作坊,學了幾道素菜,都是我們很熟悉的冬蔭功、椰汁辣湯、炒貴刁、紅咖喱和芒果糯米飯。材料和調味料都是全素和新鮮的,在香港也很容易買到,原來要煮純素的泰國菜非常簡單,其中兩個重點就是(一)油不用燒太熱,用中至慢火烹調;(二)用醬油調味,不用鹽。以上兩項都令菜式的味道清新溫和,並保存新鮮蔬菜的香味。
這些細節,令我對泰國菜有新的感覺。以前認識的泰菜是略為濃烈的,辣椒加上香草或香料就形成了有趣的層次感。這次上了這素食工作坊,讓我了解到材料與烹調技術之間溫和融合以及對食材本質的細心考慮,可以令菜式煮出來的味道和個性完全不同,令人吃了很滿足。這幾道素菜帶來淡淡飽暖,存於心間。
Eli Poon
兩年前開始全素食,喜愛嘗試不同飲食文化的素食煮意。(fb﹕Elis-Veg-Kitchen)
我們對泰國菜的印象,第一可能是辣,其次就是以肉類海鮮為主。路過九龍城,看到多數泰國餐廳的餐牌確是如此,即使有雜菜咖喱的,也加入了雞湯或魚露。看見有專門做泰式素食的,不過很多菜式也包含加工製成的素肉,自己本身比較喜歡天然的食材,所以就開始上網搜尋泰國素食的資料。
曼谷素食學校偷師
素菜在泰國的日常飲食中並不普遍,如果在曼谷街頭要吃素的,真的要多走幾條街,又或先上網找出素食餐廳的位置。
純素泰菜不落鹽
三月時到過曼谷,起行前有幸在網上找到一間素食烹飪學校,也兼營餐廳。在那裏上了一個工作坊,學了幾道素菜,都是我們很熟悉的冬蔭功、椰汁辣湯、炒貴刁、紅咖喱和芒果糯米飯。材料和調味料都是全素和新鮮的,在香港也很容易買到,原來要煮純素的泰國菜非常簡單,其中兩個重點就是(一)油不用燒太熱,用中至慢火烹調;(二)用醬油調味,不用鹽。以上兩項都令菜式的味道清新溫和,並保存新鮮蔬菜的香味。
這些細節,令我對泰國菜有新的感覺。以前認識的泰菜是略為濃烈的,辣椒加上香草或香料就形成了有趣的層次感。這次上了這素食工作坊,讓我了解到材料與烹調技術之間溫和融合以及對食材本質的細心考慮,可以令菜式煮出來的味道和個性完全不同,令人吃了很滿足。這幾道素菜帶來淡淡飽暖,存於心間。
Eli Poon
兩年前開始全素食,喜愛嘗試不同飲食文化的素食煮意。(fb﹕Elis-Veg-Kitchen)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