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月初,社交網站facebook的「香港故事館」專頁流傳一輯相片,記錄一名外籍婦人在生日當天包下雪糕車,於灣仔石水渠街派免費雪糕與街坊同樂,相片至今獲千人讚好,數百人轉貼分享,有網民指這是「一杯最溫暖的雪糕」。記者得街坊相助揭開雪糕背後的故事,原來是一名美國來港定居的「香港人」,借派發透心涼的雪糕,希望把灣仔舊區濃厚的人情味傳開去,更認為街坊的一句祝福,就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包起雪糕車2.5小時
本月5日下午4時,灣仔石水渠街響起熟悉的《藍色多瑙河》音樂,街坊隨着樂曲找到雪糕車,打算掏腰包付款買雪糕之際,才發現眼前貼着「免費雪糕」的海報,原來這是自美國來港定居的婦人Jeanne Thornhill的小小心意。灣仔街坊都喜歡暱稱Jeanne做「阿珍」,今年是她第二年於生日派免費雪糕,由於去年反應踴躍,因此今年決定加碼,兩個半小時內派出超過500杯雪糕,獲得的「無價寶」是街坊笑臉和連串祝福。
原籍美國的阿珍現年64歲,在港居住23年,已領取香港身分證,住在灣仔逾20年,她對該區感情深厚,希望藉生日與街坊分享喜悅,而選擇包下雪糕車,是因為認為男女老幼都喜歡軟雪糕。阿珍說﹕「這是我在美國的童年回憶,相信也是香港人的童年回憶。假如要宴客,我當然希望找一種大家都喜愛的食品,沒有什麼能比得上雪糕車上的軟雪糕了。」正職廚師的她十分好客,生日當天除大派雪糕,更招待了約40名街坊朋友到寓所享用香檳。
生日送雪糕不但令街坊驚喜,連雪糕車承包公司的職員亦感驚訝。她最初提出建議時,職員向她表明所費不菲,兩小時租車費連300杯雪糕需3600元,如雪糕超額派發要另收費,過往包車多是學校或大型派對搞手,阿珍可能是首名以私人名義包車的客戶。
埋單5800 「賺了」街坊祝福
阿珍說﹕「有人認為包車費用昂貴,而且要找地方容納大批等候吃雪糕的人也不容易。但我認為價錢不重要,這是我可以付得起的價錢,還可以為別人帶來快樂,何樂而不為?」結果,在附近商戶配合下,雪糕車順利停泊到灣仔石水渠街,一個下午,阿珍為數百名街坊帶來快樂,雖因超額派雪糕而最終要5800元埋單,但阿珍卻笑得更燦爛。
別人可能認為派雪糕是虧本傻事,但阿珍卻認為有意外收穫﹕「不少來吃雪糕的街坊都為我送上祝福,對我而言是賺到了。」 她說不少街坊早於5月已問她會否再派雪糕,「因為他們有所期待,所以我希望以後每年生日也能與大家分享」。
居灣仔20年 語言無阻融入
阿珍與灣仔結下不解之緣,她自言喜愛此區的個性,街坊守望相助,在她有需要時常常伸出援手。「有年輕人會主動幫我提重物,也試過帶不夠錢,店主讓我之後才付款。」阿珍不諳廣東話,但語言無阻她融入社區,她與寓所附近店舖的東主及員工相識多年,運用簡單英語亦能溝通,甚至每星期會與街坊相約行山。
阿珍說此區的可愛之處是來自鄰里的人情味,「這是小店及小社區獨有的味道」。她指近年不少大型商店及高檔商舖進駐灣仔舊區,使她擔心社區的獨特個性會逐漸褪色。
曾多購單位抗舊樓收購
阿珍居於堅彌地街的唐樓單位,有發展商一度提出收購,她就預先買下另一同層單位,打算減低樓宇被迫強制拍賣的機會,其後發展商提出相當可觀的收樓價,逾八成業主同意出售單位,唐樓最終強拍,阿珍亦無奈簽字賣樓,幸好後來發展商以成本上漲為由,只肯提供較低的收樓價,其他業主因而拒絕出售單位,家園才得以保留。阿珍笑言,若發展商再次向她及其他住客招手,她便會買下第三個單位,盡力捍衛這棟她最愛的唐樓。
實習記者 朱家怡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