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國中東玩火 聖戰禍患無窮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15日 06:35
2014年06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中東戰火漫天,繼利比亞、敘利亞之後,伊拉克局勢急轉直下,極端伊斯蘭民兵從北部揮軍南下,進逼首都巴格達。雖然美國奧巴馬政府聲稱不容極端分子在伊拉克或敘利亞「永久立足」,但遲遲未應伊拉克政府請求,派出無人機轟炸武裝分子據點。美國多年來在中東玩火,已點燃了極端伊斯蘭聖戰之火,給包括中俄歐洲在內的國際社會帶來無窮禍患;華府必須負起責任,與各國攜手對付中東極端伊斯蘭武裝勢力的抬頭,否則最終會引火自焚。


美國在中東一錯再錯

極端伊斯蘭武裝抬頭

本月初以來,伊拉克局勢急速惡化,惡行昭著到連恐怖組織蓋達也要劃清界線的極端組織「伊拉克及黎凡特伊斯蘭國」(簡稱ISIS),旋風式佔領伊北大片地區,包括第二大城市摩蘇爾及前總統薩達姆家鄉提克里特。ISIS的目標,是要透過聖戰,在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及部分土耳其地區,建立一個伊斯蘭國家。不少分析家關注,它有可能取代蓋達,成為世上最危險的聖戰組織。


當前伊拉克乃至整個中東烽煙漫天,都是美國在區內一錯再錯所致。2003年,時任美國總統小布殊羅織所謂「薩達姆發展大殺傷力武器」藉口,入侵伊拉克,打開了中東這個潘朵拉之盒。事實上,ISIS正是由伊戰衍生形成,當時他們主要盤踞在與敘利亞接壤的遜尼派地區,對抗入侵的美軍,屢屢發動自殺式襲擊。在美軍與遜尼派溫和派聯手圍剿下,ISIS雖於2006年一度式微,但2011年美軍撤出伊拉克及鄰國敘利亞爆發內戰,為他們提供了捲土重來的機會。


2011年爆發的阿拉伯之春,為美國尋求推翻區內敵對政權打開方便之門。美國一邊力撐沙特阿拉伯和巴林等區內親美遜尼派國家,打壓要求民主的呼聲;一邊支持利比亞和敘利亞的反對派武裝起義,甚至支援對利比亞政府軍空襲。為了推翻利比亞卡扎菲政權和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美國對於有激進伊斯蘭武裝分子混入反對派武裝陣營,長期採取「睜隻眼閉隻眼」的縱容態度。結果,利比亞在卡扎菲倒台之後,陷入軍閥割據局面;至於敘利亞的內戰更是愈演愈烈,不知何時休止,成為親蓋達民兵以至ISIS等極端勢力發展的溫牀。


最諷刺的是,為了穩住區內長期盟友埃及,美國竟默許軍事政變領袖塞西假借選舉幌子,變成得票97%的「民選總統」,讓埃及重走獨裁之路。至此,阿拉伯之春變成阿拉伯之冬,人民看到的不是民主的希望,而是專制重臨和血腥殺戮。


恐怖主義輸出全球

中俄美歐同遭殃

敘利亞的內戰,令ISIS得以跨境攻城掠地,還以敘國為跳板,流竄於敘伊之間,四出招兵買馬。他們在佔領區內執行嚴酷伊斯蘭律法,動輒斬頭,其極端和可怕程度,遠超常人所能想像。在情在理,美國絕對有責任協助收拾這個爛攤子,可是自從美國過去10年開採頁岩氣取得重大突破,長遠對中東能源依賴大減,中東對華府的地緣政治重要性明顯下降,奧巴馬政府顯然寧可多花精力對付中俄這兩個未來潛在挑戰者。


令人更憂慮的是,奧巴馬政府現時的中東大戰略,會否就是放任中東各國不同派系內鬥,自己置身事外。對美國來說,不同激進派系之間混戰不休,自然沒有那麼多精力和時間,盤算如何對付美國和其盟友以色列。可是,ISIS今次在伊拉克大舉發動進攻,卻突顯了任何中東國家的內亂,都有可能引發意料之外的溢出效應,禍害其他國家。


隨着ISIS這類極端聖戰組織崛起,敘利亞和伊拉克未來可能成為全球恐怖分子的溫牀大本營。據估計,目前在敘利亞的外來戰鬥人員逾1萬人,當中有多達3000人來自西方國家。中東恐怖主義活動一旦向外蔓延,俄羅斯和歐洲國家將首當其衝,中國也無可避免受波及。中國一些媒體早就關注到,新疆分離主義恐襲活動近年日益頻繁,是否與極端伊斯蘭武裝組織在中東坐大、輸出恐怖主義有關。如果華府真的以為美國本土遠離中東,不會受到影響,肯定大錯特錯。美國傳媒最近便披露,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至少有70多名美國人投身中東參與「聖戰」,至少1人早前更負起自殺式攻擊任務。


為了維護美國在21世紀的霸業,奧巴馬近年在地緣政治爭霸花盡心機,務求壓抑中俄這兩大潛在挑戰者,然而卻忘了更大的禍患。恐怖主義活動無疆界之分,倘若聖戰之火由中東擴散,不僅是全球的噩夢,最終可能燒到美國本土。美國政府是時候重新檢討,到底應該多花時間壓制中俄伊朗等地區對手,抑或求同存異,與一眾國家加強反恐合作。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