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不少旅客愛來港購買藥品,有不良藥房卻以仿冒藥充當正貨出售,牟取暴利卻損害香港購物天堂形象。海關接獲旅客投訴後深入調查,根據線報派關員喬裝顧客到多區放蛇,揭發4間藥房以仿冒藥當真藥出售,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的虛假陳述,拘捕5名男子,並檢獲504盒共值約1.8萬元的仿冒藥。遭仿冒藥品包括雙飛人藥水、喇叭牌正露丸及娥羅納英軟膏等,仿冒貨的包裝幾可亂真,顧客一不留神即容易中招。
包括喇叭牌娥羅納英膏
被捕男子分別是4名男售貨員及一名藥房男董事,介乎22至41歲,涉嫌因虛假陳述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被捕,獲准保釋候查。檢獲的仿冒藥品要化驗,當中仿冒雪花膏相信對人體無害,其餘仿冒藥品仍在化驗中。
海關表示,早前接獲旅客投訴在藥房購得仿冒藥,收集線報後,關員於本月11及12日,喬裝顧客到旺角、尖沙嘴及銅鑼灣等8間藥房購物,其中4間的店員在關員清楚說出欲購買藥品牌子及名稱後,將一些包裝類似的仿冒藥品售予關員,更口頭聲稱該產品就是關員要求的貨品。關員付款後表明身分,並拘捕涉事者。
包裝似真 字母串法有別
行動中檢獲的仿冒藥包裝用色和外形均與真品極相近,部分使用了日文,或是英文字串法稍有偏差,但仍容易與真品混淆。
海關特別職務隊監督廖炳棠表示,根據《商品說明條例》,商品說明可透過任何形式及任何途徑展示,包括口頭陳述或書面紀錄,任何人在營商過程中作出虛假商品說明,即屬刑事罪行,一經定罪,可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
消費者委員會上月公布,天水圍「仁心中西藥房」被海關揭發售賣冒牌「黃道益活絡油」,被罰款8000元,一名公司董事被判社會服務令60小時。
包括喇叭牌娥羅納英膏
被捕男子分別是4名男售貨員及一名藥房男董事,介乎22至41歲,涉嫌因虛假陳述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被捕,獲准保釋候查。檢獲的仿冒藥品要化驗,當中仿冒雪花膏相信對人體無害,其餘仿冒藥品仍在化驗中。
海關表示,早前接獲旅客投訴在藥房購得仿冒藥,收集線報後,關員於本月11及12日,喬裝顧客到旺角、尖沙嘴及銅鑼灣等8間藥房購物,其中4間的店員在關員清楚說出欲購買藥品牌子及名稱後,將一些包裝類似的仿冒藥品售予關員,更口頭聲稱該產品就是關員要求的貨品。關員付款後表明身分,並拘捕涉事者。
包裝似真 字母串法有別
行動中檢獲的仿冒藥包裝用色和外形均與真品極相近,部分使用了日文,或是英文字串法稍有偏差,但仍容易與真品混淆。
海關特別職務隊監督廖炳棠表示,根據《商品說明條例》,商品說明可透過任何形式及任何途徑展示,包括口頭陳述或書面紀錄,任何人在營商過程中作出虛假商品說明,即屬刑事罪行,一經定罪,可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
消費者委員會上月公布,天水圍「仁心中西藥房」被海關揭發售賣冒牌「黃道益活絡油」,被罰款8000元,一名公司董事被判社會服務令60小時。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