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行昨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止,廣義貨幣供應(M2)餘額按年增13.4%至118.2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期狹義貨幣供應(M1)餘額32.78萬億元,僅增5.7%,差距是扣除春節因素後,連續兩個月維持今年最大差距。有學者指出,M1增長持續低於M2(圖),或反映中央「放水」或未能遏止經濟收縮。
資金傾向存放銀行
M1是指流通中的現金和企業活期存款,而M2則是在M1基礎再加上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定期存款及其他存款。M1增長慢於M2,反映企業和個人更傾向於以定期存款形式將資金留在銀行,企業與個人投資意欲下降。從另一個角度看,也說明企業的活期存款在減少,反映實體經濟存在疲軟態勢。因此,雖然5月份新增貸款大幅增加,但從貨幣供應走勢來看,資金並未明顯流入消費或投資領域,對經濟的實際刺激可能有限。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表示,M1增速低於M2本身就是經濟收縮標誌,內地股市長期積弱,樓市近期也遇冷,投資者無其他選擇;同時反貪和對未來經濟放緩的情緒影響消費意欲,使市民「惜錢」意識濃厚,而這種信心問題並非人行單純大量借錢就能夠消除。
資金傾向存放銀行
M1是指流通中的現金和企業活期存款,而M2則是在M1基礎再加上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定期存款及其他存款。M1增長慢於M2,反映企業和個人更傾向於以定期存款形式將資金留在銀行,企業與個人投資意欲下降。從另一個角度看,也說明企業的活期存款在減少,反映實體經濟存在疲軟態勢。因此,雖然5月份新增貸款大幅增加,但從貨幣供應走勢來看,資金並未明顯流入消費或投資領域,對經濟的實際刺激可能有限。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表示,M1增速低於M2本身就是經濟收縮標誌,內地股市長期積弱,樓市近期也遇冷,投資者無其他選擇;同時反貪和對未來經濟放緩的情緒影響消費意欲,使市民「惜錢」意識濃厚,而這種信心問題並非人行單純大量借錢就能夠消除。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