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向以股息高著稱的中銀香港(2388),去年起將派息比率大削到40%至60%,以應付監管當局對資本的要求,惹來股東不滿。昨日中銀副董事長兼總裁和廣北在股東會上表示,金融海嘯以來,該行在同行中已是最遲減派息,今後亦不能排除再有融資需求,惟現時無此打算。
昨日股東會上,多名股東對減派息表示不滿。和廣北指出,該行由上市至2012年的10年間,一直保持六至七成派息比率,「這個分紅政策在2002年決定,與現在的經濟環境已有天壤之別」。減少派息是「不容易的決定」,主要為應付將於2019年全面落實的資本充足比率要求作準備,以及為業務發展保留資金。
為應付2019年監管要求
他續說,多間銀行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已大幅調整派息比率,「我們在香港的銀行中是最後(減派息)的」。派息率較高的港銀中,恒生(0011)由2009年超過七成派息比率減至2012年約五成,去年受會計入帳影響減至四成;東亞(0023)則由過去接近六成派息減至四成。相比之下,中銀香港在2012年前的派息比率平穩維持於六成(見圖)。
有股東要求該行實行「漸進派息」的政策,和廣北回應說,在確保風險資產規模能以近雙位數增長、資本充足率保持穩定,以及業務有均衡持續的發展後,該行可以為股東帶來漸進現金回報。而去年削減派息後,該行及至年底的資本充足比率已接近2019年監管規定的最低水平,但為免跌破最低要求,仍須預留額外資金作緩衝。
按揭業務 5月仍居榜首
股東亦關注「辣招」對銀行按揭業務的影響,副總裁楊志威表示,以每日的按揭申請數量而言,該行去年底表現最差,今年初申請量已開始增加,惟與樓市高峰期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不過最近樓市交投有回暖迹象,一手及二手盤均有承接力,說明樓市需求存在。該行5月的按揭排名仍居榜首,惟與排名第二的銀行差距大為收窄。楊志威強調,會於爭取市佔率及利潤底線之間取平衡,「亂加減息口可能引起其他市場參與者的反應」。
另外,對於今年貸款表現,和廣北表示首季貸款增長較大,反映內地的貸款需求量上升,該行目前亦有足夠資金支持較快的貸款增長。
明報記者 陳悅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