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沙中線土瓜灣站的部分隧道豎井工地(即第二考古地盤T1範圍),早前發現宋元方井、房屋遺址、明渠及坑。港鐵指出,4000呎的T1範圍距地面3米深,車站工程原定要挖至10米,但港鐵研究後,認同即使不在T1繼續向下挖,只建造閘板,豎井仍可在旁邊建造,以放入隧道鑽挖機,亦即古蹟可原址保留。但有關決定權在政府,因屆時需改動土瓜灣站設計,至少有三大問題﹕改站修訂需重新刊憲,工程勢延;前往翔龍灣與九龍城區部分出口會受影響;改站後有可能要作其他考古。
港鐵沙中線建造經理葉浩青受訪時表示,港鐵繼上月跟古諮會討論,上周已向發展局提議,興建深入地底12米的圍封閘板保護T1工地,並會安裝監察儀,確保周邊工程不會破壞內在的古物,現時等待發展局回覆。發展局回應指出,已對閘板的安裝位置、施工時港鐵對現存石井的保護工作和監察措施提出意見,港鐵正優化方案,方案敲定後會通報古諮會及讓公眾知悉。據悉,局方的要求包括要增加監測點,並在閘板安裝後繼續檢視工程有否對T1帶來震動和沉降。
港鐵倡盡快建閘板護工地
葉浩青解釋,現時T1工地大約在地面深3米的位置,但周邊的工地已挖至7米深,若不建造閘板,會有可能令到T1範圍的工地塌下,影響古蹟保育,加上臨近雨季,建議盡快啟動工程,每遲一天都「不樂觀」。對於古諮會憂慮建造閘板距離古蹟太近,葉表示,港鐵會採用靜音低震技術安裝監察儀器,但表示,沒有數據證明百分百不會影響古蹟,不過早前土瓜灣站附近有評為3級歷史建築的舊遠東飛行學校,數據亦證實未受沙中線工程影響。
豎井工程延遲5個月
他提到,港鐵研究後認為若不在T1古蹟範圍向下挖,豎井仍然可以在旁邊建造,而保留T1範圍非不可行,只會影響土瓜灣車站設計,未影響隧道走線(走線調整空間不大),但一切要視乎政府決定。但港鐵亦指出,改動車站勢必令沙中線進一步延遲,需要修訂刊憲,又會影響連接翔龍灣及九龍城舊區部分出入口,要重新諮詢公眾,甚至影響部分居民,港鐵亦未知更改車站設計會否涉及其他考古工地。港鐵說,目前豎井工程比原訂遲了5個月,整體沙中線影響要視乎第三個考古工地有何發掘。
發展局長陳茂波昨重申,港鐵沙中線地盤的考古工作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尾完成,由於今次的考古工作發現比較重大,政府非常重視,現階段會讓考古專家完成工作,再根據客觀資料和分析確立考古發現的價值和保育方式。
明報記者 鄭穎瑩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