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上周四(5日)剛發表報告指出,全球逾50個「發展中小島國」(SIDS)製造的廢氣不及整體1%,卻不成比例地承受到土地侵蝕,植被、魚產、水源減少等苦果,必須急謀對策,呼籲世人「請揚聲,而非升高海平面(Raise your voice, not the sea level)」
靠海維生 小島國啃大惡果
環境規劃署(UNEP)的《發展中小島國遠見報告》指出,馬紹爾、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等細小海島密集的西太平洋熱帶海域水位升幅高於其他地區,原因是自1990年代起此區的風向和海流出現變化。小島國因地方狹小、人口集中,糧食、生計高度依賴沿海生態系統,極易遭受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馬紹爾群島環境部長早前在會上指出,受暖化衝擊,他們得花費數以百萬美元運食水予民眾。馬爾代夫和加勒比海的格林納達(Grenada)官員亦表示,海水鹽分侵蝕沿海,損害農業和使魚穫愈來愈少。
聯合國籲發展再生能源
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引發洪水、海岸侵蝕、海洋酸化、海洋和陸地溫度上升,極端天氣事件對基礎設施的破壞等問題,造成每年數以萬億美元計損失。隨着氣候變暖加劇,自然災害規模和頻率都會擴大和增加,這些島國面對的破壞將變本加厲。
報告主張有關島國應趁機發展再生能源,向綠色經濟轉型,另外又呼籲國際社會加快行動減排,盡快達成不僅訂明減少排放溫室氣體量,而且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主席珀喬里(Rajendra Pachauri)對德國之聲表示,氣候暖化影響正常的水循環,促使海洋水位上升和變酸,引起更多風暴和風暴潮等可以持續數世紀的現象。倘國際未能協力遏止海水上升,「發展中小島國」、東亞、東南亞、南亞沿岸將首當其衝。
綜合報道
靠海維生 小島國啃大惡果
環境規劃署(UNEP)的《發展中小島國遠見報告》指出,馬紹爾、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等細小海島密集的西太平洋熱帶海域水位升幅高於其他地區,原因是自1990年代起此區的風向和海流出現變化。小島國因地方狹小、人口集中,糧食、生計高度依賴沿海生態系統,極易遭受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馬紹爾群島環境部長早前在會上指出,受暖化衝擊,他們得花費數以百萬美元運食水予民眾。馬爾代夫和加勒比海的格林納達(Grenada)官員亦表示,海水鹽分侵蝕沿海,損害農業和使魚穫愈來愈少。
聯合國籲發展再生能源
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引發洪水、海岸侵蝕、海洋酸化、海洋和陸地溫度上升,極端天氣事件對基礎設施的破壞等問題,造成每年數以萬億美元計損失。隨着氣候變暖加劇,自然災害規模和頻率都會擴大和增加,這些島國面對的破壞將變本加厲。
報告主張有關島國應趁機發展再生能源,向綠色經濟轉型,另外又呼籲國際社會加快行動減排,盡快達成不僅訂明減少排放溫室氣體量,而且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主席珀喬里(Rajendra Pachauri)對德國之聲表示,氣候暖化影響正常的水循環,促使海洋水位上升和變酸,引起更多風暴和風暴潮等可以持續數世紀的現象。倘國際未能協力遏止海水上升,「發展中小島國」、東亞、東南亞、南亞沿岸將首當其衝。
綜合報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