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不滿派位 雙非家長揚言告教局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08日 21:35
2014年06月08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小一統一派位結果昨揭盅,教育局今年首設「跨境學童專用校網」,將跨境學童分流至北區以外,免跟北區學生爭學位,結果有人歡喜有人愁,不少本地學童獲派北區首三志願小學,大批雙非童卻被派往屯門、天水圍等遠離邊境的地區,頓時徬徨焦慮兼怨聲載道,說「屯門喺邊度?唔知點樣去!」,又說會到多間北區小學「叩門」。有雙非家長更揚言控告教育局派位制度不公。


教育局表明學位分配是按既定機制處理,基於公平原則,不會處理家長因不獲派心儀學校、希望改派他校的要求。


多派第一志願 北區家長讚公平

今年有逾2.9萬名適齡學童參加小一派位,獲派首三志願比率僅66%,為13年來最低。北區學額需求大,教育局預留足夠學額予原區學生,昨天在北區一個本港學童的派位中心,不少本地童如願獲派第一志願,有家長稱要多謝教育局首設跨境學童校網,大讚此制度對本地人公平。


跨境家長的境况卻截然不同,當局在上水及粉嶺合共只預留288個學額供2800名跨境童在統一派位階段競逐,即約10人爭1位。昨在北區一個跨境學童派位中心,大批學童被派往屯門或天水圍,甚至有人被派往馬鞍山和黃大仙等,怨聲四起。


深圳婦:屯門喺邊度?

家住深圳的雙非家長吳太,昨得悉兒子被派往屯門的小學,頓感徬徨,問道﹕「我都唔知屯門喺邊度,亦都唔知點樣去……」她說,兒子在羅湖讀幼稚園,已帶備其證書獎狀,準備到北區10多間小學「叩門」,不會考慮到其他地區;在場亦有不少雙非家長亦稱,子女獲派屯門和天水圍學校,卻不知是在何處。


雙非搬九龍塘 失落喇沙

楊先生知道天水圍在何處,因而對兒子獲派天水圍學校更感憤怒,「我住深圳布吉,去天水圍要幾個鐘,點讀呀?」

居於深圳羅湖的雙非家長李太,不滿女兒派到沒有填報的屯門小學,炮轟跨境學童校網不公平,揚言已聯同最少10名雙非家長,將向教育局集體投訴,更不排除採取法律行動挑戰當局的派位政策。


來自深圳的雙非家長吳小姐,一年前搬至月租1萬元的九龍塘住所,希望兒子能入讀喇沙小學,又帶兒子上英文班,結果卻被派往沒填選的小學。她稱若最終「叩門」不成,兒子將返回內地讀書。


雙非童寄居港親戚 奪北區位

少數雙非家長則以其他方法如願入讀心儀學校。2005年來港的林太稱,其弟住在惠州農村,6年前向親友借了3.8萬元來港產子,林太擔任雙非侄兒的監護人,侄兒自3歲來港,在林太上水清河邨住所居住,因而獲准與土生土長的港童一樣,填選上水區80校網,最終如願獲派上水鳳溪創新小學。林太說,弟弟收入微薄,只能給予小量生活費,她主要靠領取約5000元綜援金養活3個兒子及侄兒。


家住深圳福田的雙非家長蕭女士則避選競爭激烈的北區小學,兒子最終獲派第三志願的馬鞍山區小學。她稱早前已多次到該校了解,又親身試搭校巴,在羅湖過境後只需25分鐘便抵達學校,認為可以接受。


雙非家長賴先生的兒子如願派往北區,但他說在放榜前已計劃,若兒子派往北區以外小學,寧願遲一年升小,下年重新申請。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