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不要說夏日炎炎去沙灘只為曬太陽游泳,沙灘早已是如酒吧、派對般「to see and to be seen」的場合。時裝是一種語言,選擇穿什麼來呈現自我,是未說話之前跟別人最直接的溝通。在沙灘,身上一套只得兩塊布的比堅尼,就是最直接的自我憑證。要知道內衣只留給自己或身邊人欣賞,但泳衣卻是明目張膽地「曬」盡人前,要呈現一個怎樣的自己就是靠身上那兩塊布。
性感色情一線間
雖說時裝本來就是「to see and to be seen」的玩意,但無論一件衣服一副眼鏡設計多麼前衛破格也好,總不及一套泳衣般「吸睛」,這樣說,泳衣何嘗不是貫徹了時裝的初衷?想來泳衣設計師也實在比時裝設計師難做,在如此少布的情况下呈現創意甚至性感味道,同時又不能太色情,背後所花的工夫一定不少。雖則設計內衣也是同樣道理,但內衣從來是性感先行,而且只有用家才會享受得到,只要將一切能挑起情慾的元素放在一起便能達到目的。設計泳衣則是難度再高些,因為大多女人穿泳衣擺明車馬要show off,性感和色情之間的界線要拿揑得好,才不至令人覺得賣弄風騷。
要show off,最好的工具莫過於一套比堅尼。有趣的是,bikini的名字是源自馬紹爾群島的一座珊瑚島——Bikini Atoll。1946年7月美國在這島上核爆,震驚世界。過了不久,法國時裝設計師Louis Réard推出一款兩件式泳衣,上身的低胸設計完全表露女性身材,在當時來說非常前衛,因為之前的泳衣是十分保守,遮蓋大部分身體。於是Louis Réard為此泳衣取名為bikini,意指其對於男性所造成的視覺效果跟核彈爆發是同等震撼。當時Louis Réard還特地僱用一名應召女郎做模特兒,在泳池邊展示作品,可想而知這套跟內衣無異的泳衣在當時有多顛覆社會傳統。
背後承載女性主義
就因為比堅尼如此性感誘惑,推出之後意大利明令禁止,西班牙海岸警衛隊驅逐穿比堅尼的女人,美國也曾因為比堅尼太「不雅」而拘捕穿著的人。後來女性主義運動興起,女人對於自己的身體愈來愈有主導權,認為暴露身體並不意味誘惑男人,不應將有關性的一切罪責推到女人身上,於是女人更踴躍穿比堅尼,藉以表示身體是屬於自己的,如何表現是女人的權利和決定。一套比堅尼,背後承載多少有關女性身體解放的意義和女性主義。今日女人想穿什麼就穿什麼的自由從來得來不易,但又有多少女人在穿上比堅尼時有這樣的認知?
正因如此,為自己選擇一件適合的泳衣是多麼重要,身上這塊布就是你想呈現的面貌,是性感,是優雅,是調皮,是保守也好,主導權都在你手上。「To be seen」的意思,從來不是從別人角度出發,而是到底自己想穿什麼,表現一個怎樣的自己,由自己主導別人該看些什麼。這份自信,穿什麼都要有。
模特兒 Kate A(Primo Management)
化妝及髮型 Joey Tang(JOEYTANGMAKEUP)
查詢
Gucci 2524 4492
Versace 2918 1008
Tory Burch 2234 7282
Fendi 2524 1339
moda SHU 2506 3029
Chanel 2823 3762
Prada 2918 9233
La Perla 2118 3977
Dolce & Gabbana 2956 0833
Hermès 2196 8028
Net-A-Porter www.net-a-porter.com
文 Ki Leung
圖 Kirk Cheung
編輯 梁小玲
美術指導 John Wan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性感色情一線間
雖說時裝本來就是「to see and to be seen」的玩意,但無論一件衣服一副眼鏡設計多麼前衛破格也好,總不及一套泳衣般「吸睛」,這樣說,泳衣何嘗不是貫徹了時裝的初衷?想來泳衣設計師也實在比時裝設計師難做,在如此少布的情况下呈現創意甚至性感味道,同時又不能太色情,背後所花的工夫一定不少。雖則設計內衣也是同樣道理,但內衣從來是性感先行,而且只有用家才會享受得到,只要將一切能挑起情慾的元素放在一起便能達到目的。設計泳衣則是難度再高些,因為大多女人穿泳衣擺明車馬要show off,性感和色情之間的界線要拿揑得好,才不至令人覺得賣弄風騷。
要show off,最好的工具莫過於一套比堅尼。有趣的是,bikini的名字是源自馬紹爾群島的一座珊瑚島——Bikini Atoll。1946年7月美國在這島上核爆,震驚世界。過了不久,法國時裝設計師Louis Réard推出一款兩件式泳衣,上身的低胸設計完全表露女性身材,在當時來說非常前衛,因為之前的泳衣是十分保守,遮蓋大部分身體。於是Louis Réard為此泳衣取名為bikini,意指其對於男性所造成的視覺效果跟核彈爆發是同等震撼。當時Louis Réard還特地僱用一名應召女郎做模特兒,在泳池邊展示作品,可想而知這套跟內衣無異的泳衣在當時有多顛覆社會傳統。
背後承載女性主義
就因為比堅尼如此性感誘惑,推出之後意大利明令禁止,西班牙海岸警衛隊驅逐穿比堅尼的女人,美國也曾因為比堅尼太「不雅」而拘捕穿著的人。後來女性主義運動興起,女人對於自己的身體愈來愈有主導權,認為暴露身體並不意味誘惑男人,不應將有關性的一切罪責推到女人身上,於是女人更踴躍穿比堅尼,藉以表示身體是屬於自己的,如何表現是女人的權利和決定。一套比堅尼,背後承載多少有關女性身體解放的意義和女性主義。今日女人想穿什麼就穿什麼的自由從來得來不易,但又有多少女人在穿上比堅尼時有這樣的認知?
正因如此,為自己選擇一件適合的泳衣是多麼重要,身上這塊布就是你想呈現的面貌,是性感,是優雅,是調皮,是保守也好,主導權都在你手上。「To be seen」的意思,從來不是從別人角度出發,而是到底自己想穿什麼,表現一個怎樣的自己,由自己主導別人該看些什麼。這份自信,穿什麼都要有。
模特兒 Kate A(Primo Management)
化妝及髮型 Joey Tang(JOEYTANGMAKEUP)
查詢
Gucci 2524 4492
Versace 2918 1008
Tory Burch 2234 7282
Fendi 2524 1339
moda SHU 2506 3029
Chanel 2823 3762
Prada 2918 9233
La Perla 2118 3977
Dolce & Gabbana 2956 0833
Hermès 2196 8028
Net-A-Porter www.net-a-porter.com
文 Ki Leung
圖 Kirk Cheung
編輯 梁小玲
美術指導 John Wan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