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歐元區勢進負利率時代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05日 21:35
2014年06月05日 21: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面對低通脹困擾,市場預期歐洲央行將於今天議息會議宣布減息,令歐元區首次進入負利率時代。彭博社引述兩名歐元區的央行官員稱,央行內部正討論將利率減10至15個基點,即基準利率最多由目前的0.25厘降至0.1厘,存款利率則由目前的零水平降至負0.15厘。他們透露央行行長德拉吉今天可能暗示,任何減息行動不一定是最後一次。


昨天公布的歐元區首季GDP修正值按季增長0.2%,較之前一季0.3%增長還要低。不過服務業持續增長,Markit昨公布歐元區5月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升至53.2,創近3年高位,儘管5月綜合PMI由54降至53.5。歐元區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亦按月跌0.1%,較去年同期跌1.2%,反映物價上升乏力。


新輪增流動性措施 料配合推出

歐央行匿名官員透露,德拉吉(Mario Draghi)可能重申將借貸成本維持在目前低位,甚至降至更低水平。其中一名官員稱,歐央行委員討論過應否仿效英倫銀行的融資換貸款計劃(FLS),讓銀行和貸款機構可用優惠利率向央行貸款,再把款項借給個人或企業。歐央行向區內銀行提供的資金,可達這些銀行未償貸款投資組合的5%。


分析認為,若推出負利率而沒有顯著增加流動性,對銀行業非常不利,因為業界存入央行的隔夜存款將被收費,蠶食其盈利。丹麥丹斯克銀行(Danske Bank)指出,銀行業為彌補損失,可能提高貸款利差(loan margins),不利經濟活動。丹麥由前年7月至今年4月曾實行負利率,由於銀行業並未將成本轉嫁貸款的個人及企業,令銀行業損失。


市場普遍認為,減息必須與一系列增加流動性措施共同推出才能見效。當前歐元區金融體系的過剩流動性已降至1000億歐元(約1萬億港元),換言之負利率的好處最多只有1000億歐元,對銀行借貸影響不大。只有向金融體系注入更多流動性,才能鼓勵銀行業增加貸款。市場估計,歐央行的一系列刺激措施包括新一輪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停止從證券市場計劃(SMP)回收流動性,並重啟資產抵押證券。


意大利等外圍國家較受惠

Saxo Capital Markets稱,新一輪LTRO可讓銀行業在未來3至4年以低至0.1厘的再融資利率(Refi rate)貸款,再轉借給企業賺取4厘以上的孳息,相信沒有銀行透過LTRO以0.1厘貸款後,再向歐央行支付0.15厘的負存款利率收費。摩根士丹利指出,若貨幣寬鬆措施規模夠大,歐元區外圍國家的融資成本將進一步降低,令意大利等國家的銀行最可能從中受惠。


除公布貨幣政策聲明,當局同日會公布宏觀經濟數據預測。官員稱,歐央行可能顯著調低今年通脹前景預測。當局3月預期今年區內通脹為1%。最新預測未包括5月數據,5月歐元區通脹降至0.5%,逾4年最低。


(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