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歷史博物館推腦退化者導賞團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04日 21:35
2014年06月04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歷史博物館首度推出專為長者及腦退化症患者而設的導賞團及工作坊,逢周二休館日安排曾受訓的導賞員,帶領參觀者參觀香港歷史展區,刺激他們的思維,勾起昔日生活回憶。有逾八旬的腦退化症患者在館內看到戲棚時,便憶起年輕時看大戲的往事。


冀刺激思維紓緩病情

中大研究顯示,本港有逾7萬名腦退化症患者,他們的記憶力、表達及認知功能等會日漸退化。這個名為「耆趣藝遊」導賞計劃由歷史博物館主辦、「藝術在醫院」機構協辦,今年3月至明年8月逢周二博物館休館日舉行,為期18月,共有200場導賞團及工作坊。該館總館長蕭麗娟說,每次活動約兩小時,先讓長者參觀博物館「香港故事」展區,尤其過去50年香港歷史的環節,如大戲棚、長洲包山等,之後有工作坊讓參加者製作展覽相關物件,如戲棚花牌、暖水壺等。


腦退化長者見戲棚憶往事

蕭指出,約30名導賞員已接受培訓,明白腦退化患者的護理知識,講解時會減慢速度及多重複,並以身體語言配合,另會多提出簡單問題鼓勵長者回答,刺激長者思維。


患腦退化症近7年的85歲張文科稱,昨在博物館內看到戲棚時,憶起年少時看大戲的往事,又形容活動「好多嘢玩」。坐上輪椅的他,離館時手持在工作坊親手製作、印上「如意吉祥」花牌,一臉滿足。


蕭麗娟說,3月起至今已舉辦30場導賞團,逾700名長者及其家屬參加,預料整個計劃參與人數達4000。她補充,計劃完結後會在博物館大堂展出部分參加長者於工藝坊的作品,中大醫學院亦會接觸參與計劃的腦退化症患者,以分析有關活動對改善病情的成效,料明年8月公布結果。


計劃獲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350萬港元,馬會慈善事務執行總監蘇彰德說,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有相類計劃,參觀者透過欣賞藝術的興趣,刺激思維,以助紓緩腦退化症,故決定在港引入相類計劃。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