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爸爸照顧患病兒 化勞累為快樂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04日 21:35
2014年06月04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男人天生要扛的責任好像注定要比女人強,無論是掙錢養家,又或是家中的大小事務,一般人都會把家庭重擔放在他們身上,雖然這說法套用在現今社會有點落後,不過,大部分人仍抱有這種觀念。


基於這種植根甚深的想法,家裏遇事時,一家之主扛起的除了是經濟上的重擔,還要做家庭中的精神支柱。兩個家有患病孩子的爸爸,他們除了要搵錢養家,平日在照顧孩子所付出的心力,一點不比太太遜色。


罕病兒子 教曉爸爸活在當下

跟4歲半的栢軒相處,絕對是一件樂事。不過是第一次見面,他已熱情主動跟你打招呼;到公園走到老遠的滑梯時,站在高處的他又不忘向正在跟記者談天的媽媽揮手;看見攝影師哥哥拿出大大的相機,又好奇地問過究竟,可小手卻不敢觸碰屬於別人的東西。


患病機率二萬分之一

栢軒外貌和行為跟一般孩子沒有太大分別,可是他骨子裏蘊藏着一個秘密,就是患上罕有遺傳病「威廉氏綜合症」(Williams Syndrome,下簡稱WS),而這個機率只是二萬分之一。


栢軒是Amy和Patrick的第一個孩子,夫婦倆跟許多準爸媽一樣,在兒子出生前已為這個家庭新成員做好種種準備。只是,這個小粉糰初來到人間時,好像比別的嬰兒難湊,吃一安士奶要花2小時,夜半又哭着不願睡,而且遲遲未戒夜奶。


在爸爸眼中栢軒可能只是個不太好湊的孩子,可是,當他4個月大時,一次健康院例行檢查中,醫生發現他心臟有雜音,於是轉介到醫院做詳細檢查,即時發現他的大動脈比正常嬰兒窄,加上栢軒帶有眼皮腫、鼻尖唇厚的特徵,個子亦偏小,醫護初步估計他患有WS,要再排期到遺傳科抽血做基因測試。


WS,在當時對Patrick和Amy來說是十分陌生的名詞。「當時呆了一呆,說真的,有點打亂陣腳。」Patrick說,那時立刻上網查看有關資料,發現香港甚少案例,外國卻有比較多相關研究。「有些文獻會寫得比較負面,說這個病會影孩子智力發展和身體機能;然而也有些正面聲音,如WS患者對聲音較敏感,對音樂和語言的記憶也很好,我不期然想,或者兒子能在這方面有點成就呢﹗」


積極面對 無暇悲傷

由栢軒4個月大懷疑患有WS,到真正確診,夫婦倆共等了10個月。可幸樂觀的他們很快便收拾起悲傷的心情,太太更指得到結果反而是一種解脫,立刻積極為兒子未來看似不太平坦的路作出種種安排。「既然這是事實,就要積極面對。」Patrick說。


這個孩子,注定要比一般小朋友需要父母更多的照顧。身為一家之主,Patrick最初有想過會否出現經濟壓力,但船到橋頭自然直,他後來覺得兒子的健康比一切來得重要。「我明白囝囝的情况比一般小朋友需要更多時間及精神的投入,幸好這並沒有影響我的工作。」任職採購的他在旺季相對較忙,但仍會安排時間給栢軒,例如帶他接受治療及學習。即使栢軒經常要進出醫院接受檢查,Patrick亦慶幸得到公司體諒,給予他彈性時間去處理家庭事。「所以說到犧牲的事,我仍想不到有些什麼……」


「兒子所受痛苦 自己未必可承受」

WS患者因為缺乏某個基因,導致血管缺乏彈性,令身體多個器官受損,嚴重的會影響心臟和大動脈運作。栢軒2歲4個月大時,因為血管收窄程度惡化,必須接受手術治療,作為父母雖然心疼,但Patrick形容這是「患難見真情」。「手術要在心臟停頓幾小時下進行,我和太太都很擔心;手術後看到他在ICU身體插滿了喉,我在想,這種痛苦連我自己也未必承受得來,然而2歲的人仔就此捱過了,覺得他十分堅強。而這一切經歷,令我和太太,甚至其他家人的關係變得更緊密,令我感到一家人相處的時間才是最重要。」


現時,栢軒需要每半年接受心臟檢查,也要接受音樂治療,為免身體不同部位出現毛病而令病情惡化,也需定期驗眼、檢查牙齒等,Patrick笑說這4年半以來,他和太太的年假都花在陪兒子出入醫院上,這可能就是他最大的犧牲。例如這天訪問前,他便帶栢軒參加音樂治療,透過音樂訓練他認字、認圖和聽指令。「我覺得陪他一同上課是很開心的事,我很享受其過程。」


熱情兒子 融化路人

WS的病患者還有一種特點就是很熱情,所以栢軒在街上經常會跟陌生人打招呼。「有次他向一個外表不好惹的中年男子講hello,我以為別人不理會他,怎料那男子聽到後突然變臉,和藹地回應栢軒。這件事令我在他身上學會了一件事,就是不必抗拒別人,只要友善對人或者也能得到回報。」Patrick說,兒子的出現令他領悟很多,「即使一個普通的小朋友,我們也不能估計他的將來會如何,就算入到名牌大學,也不一定有傑出的成就。所以我們沒有什麼需要擔心,活在這刻才是最重要」。


照顧罕病孩子已耗費他們不少心血和時間,但由於他們很喜歡小孩,最後還是決定為栢軒添個弟妹,現時弟弟已4個多月大。由於栢軒是偶發病例,在準備懷孕前,夫婦倆特地再做基因檢查,更獲得不少外國WS患者的兄弟姊妹的分享,了解他們的心理;太太懷孕時,爸爸除了主力照顧栢軒,也要為他作心理輔導和開解。「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在這些情况下更要小心處理,以免影響他日後的身心發展。我告訴他為什麼媽媽突然少了陪伴他,也讓他知道他快要做大哥哥了,將來要和弟弟彼此相愛,我和太太也得開始學習在兄弟間拿揑平衡,這會是我們家庭的一個新挑戰。」


文﹕顏燕雯、鍾家寶

圖﹕黃志東、受訪者提供

統籌:陳詠詩

編輯:王翠麗

美術:Money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