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日是六四事件25周年。1989年爆發的那一場愛國民主運動,檢視其肇因、處理以至後續發展,顯示中共當局缺乏自省,也缺乏糾正錯誤的勇氣,而中共作為中國的執政黨,不尋求合情合理解決六四事件,卻讓這條巨刺橫亙在民族與當權者之間,成為國家復興的不確定因素,這是不負責任的取態。中共掌握全國資源,應該主動解決六四事件,爭取過程與結果可控;若他日情勢改變,中共被迫為之,則民族和國家可能遭受的折騰,可能難以想像。解決六四事件是中共應該思考應對的大事。
貪污腐敗 25年未解決
六四事件發生後四分之一個世紀,中共當局有3點使人失望。首先,六四事件源於原任總書記胡耀邦逝世,當時正值改革開放新舊思維激盪、貪污腐敗盛行、官倒橫行啄食民脂民膏的日子,而胡耀邦思想作風開放,「一生為民,兩袖清風」,對照當時官場,他的死在社會上引發巨大迴響:北京民衆、工人自發到天安門廣場悼念胡耀邦,藉此表達對貪腐和官倒的不滿;其後學生加入,事態演變至靜坐、集會、遊行等,訴求轉而爭取政治民主,許多省市都有民衆和學生響應,發展成為一場波瀾壯闊的愛國民主運動。
六四事件源於反貪腐、反官倒,十分重要。運動被當權者以暴烈手段鎮壓之後,清廉官員、廉潔政府並未出現,檢視過去25年,內地官場腐敗、官員貪污的程度,被認為遠超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民怨之深,掌權後的習近平一再說貪污腐敗會「亡國亡黨」,情况之嚴重,可見一斑。中共十八大之後,習近平致力肅貪倡廉,是事實,不過,對付貪官污吏,是否攙雜權鬥等操作考慮,仍待觀察。總之,六四事件25年之後,內地官場未回應當年民衆學生的廉潔訴求,貪污腐敗變本加厲。這是中共當局使人失望之一。
定性錯誤 25年未解決
一場愛國民主運動,被軍隊開槍、坦克橫衝直撞鎮壓下去,關鍵是運動被定性為「動亂」,最終演變至大流血收場。定性錯誤,是中共黨內權力鬥爭的結果,時任總理的李鵬伙同李錫銘(時任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時任北京市長),影響了鄧小平對運動的判斷。中共當局若要搞清楚這段歷程,絕非難事;事實上,近年李鵬和陳希同分別出版類如回憶錄的書籍,都相互推卸責任,企圖淡化自己的角色、撇清在血腥鎮壓的責任。這類大血案的歷史責任,會使一個人遺臭萬年,李鵬和陳希同等人當然想卸責,但是在事實面前,他們的奔忙,歷史將證明會徒勞無功。
李鵬和陳希同為自己開脫,實際上暴露了當年對運動的定性和鎮壓,另有別情。中共一直說六四事件真相已經大白,不過,從李鵬與陳希同的說辭,證明在關鍵之處有不同說法、有不同版本,中共當局若是負責任的執政黨,應該開展嚴肅調查,探求真相,還大血案死難者一個公道。中共當局捨此不為,不肯還歷史真相,有袒護甚至包庇殺人元兇之嫌。這是中共當局使人失望之二。
平反六四 25年未解決
25年過去了,中共換了3名領導人,江澤民是六四事件的得益者,他不能提出調查真相與平反事件,可以理解;胡錦濤與血腥鎮壓無關,他10年任內對此毫無作為,已經使不少人失望;今時今日,50後的習近平與六四事件的一切事宜,絲毫沾不上邊,只是兩年下來,不僅未見他就此事嘗試消解民怨,反而出現歷來最強橫的維穩局面。中共當局為了應對六四事件25周年,在北京的異見人士不是被旅遊,就是被拘禁,或是被要求噤聲,肅殺程度歷來僅見。
內地著名維權律師浦志強,當年參與六四事件,其後考取律師執照,從事包括維權工作,這些年,雖然他身分敏感,但是維權工作做得有理有節,被認為「有度」,從未遇到大麻煩。六四事件20周年,浦志強接受本報訪問時強調理性,不再主張衝突和暴力,以爭取做事空間,利用專業知識推進中國的法治,云云。浦志強要在體制內促進中國進步的務實取態,以往獲接受(未受官方打壓),今年他在出席了一場紀念六四的研討會後,即被當局以涉嫌「尋釁滋事罪」刑事拘留。中共當局對務實維權人士的打壓,使人憂慮。
現在中共的當權者與血腥鎮壓無關,他們打擊異見人士的力度,超過前人;中共當局對美國、日本聯手的咄咄逼人,針鋒相對,人民手無寸鐵,只是開會表達意見,卻被扣起來,反映中共當局不怕美日卻害怕人民?事態極其諷刺。中共當局對參與六四活動人士的打壓,毫無道理,即使人民都被滅音了,六四事件解決了嗎?沒有解決。這是中共當局使人失望之三。
糾正錯誤 政治家本色
六四血案是橫亙在人民與中共當局之間的一條巨刺,民族、國家能否正常復興,也因此存在變數。中共不是沒有糾正自己錯誤的傳統,文革後,鄧小平、胡耀邦平反了大量冤假錯案,糾正了「大躍進」和「反右」的錯誤,更徹底否定了毛澤東發動並視為重要政治遺產的「文化大革命」。當年,若非中共領導層衝破保守勢力阻撓,勇敢地否定「文革」,也不會有後來勢如破竹的改革開放形勢。現在,有擔當的政治家,更應展現政治智慧、勇氣、遠見和魄力,及時啟動重新評價六四事件,並最終平反「六四」,這將是大得黨心民心、凝聚全國共識、重塑中國核心價值的歷史性舉措。這是擺在中共眼前的任務。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貪污腐敗 25年未解決
六四事件發生後四分之一個世紀,中共當局有3點使人失望。首先,六四事件源於原任總書記胡耀邦逝世,當時正值改革開放新舊思維激盪、貪污腐敗盛行、官倒橫行啄食民脂民膏的日子,而胡耀邦思想作風開放,「一生為民,兩袖清風」,對照當時官場,他的死在社會上引發巨大迴響:北京民衆、工人自發到天安門廣場悼念胡耀邦,藉此表達對貪腐和官倒的不滿;其後學生加入,事態演變至靜坐、集會、遊行等,訴求轉而爭取政治民主,許多省市都有民衆和學生響應,發展成為一場波瀾壯闊的愛國民主運動。
六四事件源於反貪腐、反官倒,十分重要。運動被當權者以暴烈手段鎮壓之後,清廉官員、廉潔政府並未出現,檢視過去25年,內地官場腐敗、官員貪污的程度,被認為遠超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民怨之深,掌權後的習近平一再說貪污腐敗會「亡國亡黨」,情况之嚴重,可見一斑。中共十八大之後,習近平致力肅貪倡廉,是事實,不過,對付貪官污吏,是否攙雜權鬥等操作考慮,仍待觀察。總之,六四事件25年之後,內地官場未回應當年民衆學生的廉潔訴求,貪污腐敗變本加厲。這是中共當局使人失望之一。
定性錯誤 25年未解決
一場愛國民主運動,被軍隊開槍、坦克橫衝直撞鎮壓下去,關鍵是運動被定性為「動亂」,最終演變至大流血收場。定性錯誤,是中共黨內權力鬥爭的結果,時任總理的李鵬伙同李錫銘(時任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時任北京市長),影響了鄧小平對運動的判斷。中共當局若要搞清楚這段歷程,絕非難事;事實上,近年李鵬和陳希同分別出版類如回憶錄的書籍,都相互推卸責任,企圖淡化自己的角色、撇清在血腥鎮壓的責任。這類大血案的歷史責任,會使一個人遺臭萬年,李鵬和陳希同等人當然想卸責,但是在事實面前,他們的奔忙,歷史將證明會徒勞無功。
李鵬和陳希同為自己開脫,實際上暴露了當年對運動的定性和鎮壓,另有別情。中共一直說六四事件真相已經大白,不過,從李鵬與陳希同的說辭,證明在關鍵之處有不同說法、有不同版本,中共當局若是負責任的執政黨,應該開展嚴肅調查,探求真相,還大血案死難者一個公道。中共當局捨此不為,不肯還歷史真相,有袒護甚至包庇殺人元兇之嫌。這是中共當局使人失望之二。
平反六四 25年未解決
25年過去了,中共換了3名領導人,江澤民是六四事件的得益者,他不能提出調查真相與平反事件,可以理解;胡錦濤與血腥鎮壓無關,他10年任內對此毫無作為,已經使不少人失望;今時今日,50後的習近平與六四事件的一切事宜,絲毫沾不上邊,只是兩年下來,不僅未見他就此事嘗試消解民怨,反而出現歷來最強橫的維穩局面。中共當局為了應對六四事件25周年,在北京的異見人士不是被旅遊,就是被拘禁,或是被要求噤聲,肅殺程度歷來僅見。
內地著名維權律師浦志強,當年參與六四事件,其後考取律師執照,從事包括維權工作,這些年,雖然他身分敏感,但是維權工作做得有理有節,被認為「有度」,從未遇到大麻煩。六四事件20周年,浦志強接受本報訪問時強調理性,不再主張衝突和暴力,以爭取做事空間,利用專業知識推進中國的法治,云云。浦志強要在體制內促進中國進步的務實取態,以往獲接受(未受官方打壓),今年他在出席了一場紀念六四的研討會後,即被當局以涉嫌「尋釁滋事罪」刑事拘留。中共當局對務實維權人士的打壓,使人憂慮。
現在中共的當權者與血腥鎮壓無關,他們打擊異見人士的力度,超過前人;中共當局對美國、日本聯手的咄咄逼人,針鋒相對,人民手無寸鐵,只是開會表達意見,卻被扣起來,反映中共當局不怕美日卻害怕人民?事態極其諷刺。中共當局對參與六四活動人士的打壓,毫無道理,即使人民都被滅音了,六四事件解決了嗎?沒有解決。這是中共當局使人失望之三。
糾正錯誤 政治家本色
六四血案是橫亙在人民與中共當局之間的一條巨刺,民族、國家能否正常復興,也因此存在變數。中共不是沒有糾正自己錯誤的傳統,文革後,鄧小平、胡耀邦平反了大量冤假錯案,糾正了「大躍進」和「反右」的錯誤,更徹底否定了毛澤東發動並視為重要政治遺產的「文化大革命」。當年,若非中共領導層衝破保守勢力阻撓,勇敢地否定「文革」,也不會有後來勢如破竹的改革開放形勢。現在,有擔當的政治家,更應展現政治智慧、勇氣、遠見和魄力,及時啟動重新評價六四事件,並最終平反「六四」,這將是大得黨心民心、凝聚全國共識、重塑中國核心價值的歷史性舉措。這是擺在中共眼前的任務。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