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25年前,數以萬計的民眾、學生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以一片丹心希望政府改革,要求民主自由、反獨裁、反貪腐,可惜,最後換來悲劇結束。很多國家棟樑因而被毁,很多家庭被破壞,很多人的一生亦從此改變。25年來,中國政府仍拒絕承認六四屠城的責任。
25年了,平反的道路愈來愈難走,有人指港人應放下歷史包袱,希望港人「愛國」,用正面的力量為國家向前出一分力。但本人認為這種看法患上了認知上的錯誤,首先,每年的六四,香港都有千千萬萬人參與各式各樣的悼念活動,更開辦了世界第一個六四紀念館,我們都是懷着一個希望中國進步的心來紀念六四平反六四,可惜20多年來,中國的人權情况並未變改,反而每况愈下,打壓上訪人士、民運人士的消息多年來不絕於耳。
為何只有六四纏繞港人心?
是故近年,不少人指出香港根本無力推動中國的民主運動,更自身難保,應與內地分割方能自救。但論者忽略了不論從地理環境和經濟等方面,我們都根本不可能與中國切割,再者25年前的屠殺,的的確確喚醒了整代香港人的中國心,使我們與廣場上的民眾同悲。歷史上那麼多社會運動,學生運動,為什麼只有六四的學生運動仍緊緊的纏繞着港人的心,因為我們始終是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同一地方生活的。學生的訴求,亦是香港人對中國的祈盼,故六四屠城成為香港人永遠的痛,這段歷史洗不去,抹不掉,如果這算是包袱,這就是整代香港人的包袱,亦成為了我們改革香港、中國的推動力。
25年了,努力保留六四記憶,存留真相,改革香港的民主制度,讓香港成為全中國民主改革榜樣,我相信歷史將會還人民一個公道的。
25年了,平反的道路愈來愈難走,有人指港人應放下歷史包袱,希望港人「愛國」,用正面的力量為國家向前出一分力。但本人認為這種看法患上了認知上的錯誤,首先,每年的六四,香港都有千千萬萬人參與各式各樣的悼念活動,更開辦了世界第一個六四紀念館,我們都是懷着一個希望中國進步的心來紀念六四平反六四,可惜20多年來,中國的人權情况並未變改,反而每况愈下,打壓上訪人士、民運人士的消息多年來不絕於耳。
為何只有六四纏繞港人心?
是故近年,不少人指出香港根本無力推動中國的民主運動,更自身難保,應與內地分割方能自救。但論者忽略了不論從地理環境和經濟等方面,我們都根本不可能與中國切割,再者25年前的屠殺,的的確確喚醒了整代香港人的中國心,使我們與廣場上的民眾同悲。歷史上那麼多社會運動,學生運動,為什麼只有六四的學生運動仍緊緊的纏繞着港人的心,因為我們始終是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同一地方生活的。學生的訴求,亦是香港人對中國的祈盼,故六四屠城成為香港人永遠的痛,這段歷史洗不去,抹不掉,如果這算是包袱,這就是整代香港人的包袱,亦成為了我們改革香港、中國的推動力。
25年了,努力保留六四記憶,存留真相,改革香港的民主制度,讓香港成為全中國民主改革榜樣,我相信歷史將會還人民一個公道的。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