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媒體興起多年,但一直未能找到將龐大瀏覽量化為財源的方法。由美國著名新聞網站Huffington Post創辦人創立的趣聞網站Buzzfeed,卻已殺出一條血路。Buzzfeed以發布貓狗趣聞起家,最近其網站內容延伸至政經新聞。憑藉僅200人的編輯部,Buzzfeed已經開始賺錢。Buzzfeed負責國際業務的副總裁Scott Lamb早前接受訪問時表示,網站成功關鍵在於「分享」,大量讀者樂意將網站文章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令網站獲得廣告商青睞。今年Buzzfeed還計劃進軍日本和印度,其中文版網站也有機會在明年上線。
Buzzfeed於2006年創立,為Huffington Post創辦人Jonah Peretti的新猷。像《16個只有小狗才懂的問題》這一類寵物趣聞,在該網站上最多人分享。但近年Buzzfeed也積極開拓較嚴肅的報道題材,去年公司就聘請了一位普立茲新聞獎得主領導其調查報道部。
Buzzfeed副總裁Scott Lamb早前接受訪問時表示,公司目前員工有約400至500人,其中編採部約200人,其中有一半人專門負責撰寫有關貓狗寵物的有趣故仔,另一半人則負責新聞報道。他說,Buzzfeed已經錄得盈利,而且近兩年收入增長十分健康。
靠貓狗趣聞起家 已賺錢
談到Buzzfeed的盈利模式,Scott Lamb指出,目前全部收入來自廣告,不過Buzzfeed的廣告並非傳統的橫幅廣告,而是以軟文形式呈現。事實上,打開Buzzfeed的網站,乍看不到任何廣告迹象,但仔細觀察,有些文章標題下會寫着是某公司的宣傳,這就是Buzzfeed獨特的廣告模式。以一篇《21個迹象表明你已準備好迎接夏天》的文章為例,該文實際上是星巴克為推廣一款夏日冰飲,而在Buzzfeed發布的軟文。
Scott Lamb指出,Buzzfeed成功的關鍵是「分享」,愈多人願意把Buzzfeed的文章在自己的facebook、Pinterest和twitter上轉載,Buzzfeed就愈賺錢。因此,網站絕對不會走傳統的訂閱模式。
計劃進軍日本印度
另外,Scott Lamb還透露,Buzzfeed正計劃進軍日本和印度,並有可能在香港或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而Buzzfeed中文版也有機會在明年面世。他說,Buzzfeed正在仿效中國內地使用的微博和微信平台,甚至期望有機會可以和這兩個平台的團隊見面。
明報記者 李萌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