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研究顯示:高智商投資者回報高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03日 06:35
2014年06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股神巴菲特說過:「Investing is not a game where the guy with the 160 IQ beats the guy with 130 IQ.」。股神認為,投資能力和投資者的智商沒有關係。但投資是智力勞動,投資成績是智慧的較量。常理推論,高智商的人投資成績應該較佳。


研究智商和投資能力的關係,需要大樣本的數據,包括投資者的智商和投資紀錄、以及市場和個股的數據。大樣本的投資紀錄和市場、個股的資料容易找,大樣本的個人智商資料卻難求。美國學者Mark Grinblatt和芬蘭學者Matti Keloharju發現,在芬蘭可以找到研究智商和投資能力所需要的數據。


較少犯錯 較少跟風

原來芬蘭的青年人在18歲至29歲需要服兵役,為時半年到一年不等。入伍前的檢查包括智商測驗。芬蘭青年們通常在19歲至20歲做智商測驗,那個時候他們還未有投資經驗。另外,芬蘭公民報稅時需要報告個人的投資帳戶詳情。這兩個芬蘭政府的要求,讓研究學者可以獲得芬蘭成年投資者的智商數據、追蹤他們的投資行為、交易習慣、投資成績,從中研究彼此的關係。而且這些投資者是先做智商測驗、然後若干年後開始投資,因此可以排除投資行為可能影響智商的考慮。而且芬蘭國民的教育程度比較高和平均、收入差距比較小、財富分佈比較平均,民族性和文化比較單一,研究的控制實驗(control experiment)比較簡單和容易。這個研究結果就更有說法力和可信度。


Mark Grinblatt和Matti Keloharju憑着這個芬蘭龐大資料蒐集,做了多個統計分析、數據挖掘。他們多篇論文都是在世界頂級的金融學期刊發表。兩人和他們的徒弟 Juhani Linnainmaa (在芬蘭修本科和碩士學位、在美國修博士學位),成為研究智商和投資行為的權威學者。研究樣本共8.8萬個投資者,在1953年至1983出生,平均年齡29歲。研究已經考慮(控制)了的其他可能影響投資行為的個人因素如收入、財富、教育水準、投資經驗、年齡、交易頻率等,亦控制了個股特性如市淨率、市值、beta值、股價過往表現等。


研究結果證明:一個人的智商,和投資智慧有明顯的關係:智商較高的人,投資智慧亦明顯較高。智商較高的投資者,投資能力較高,投資行為較理智,投資回報較佳。在研究時段,智商最高的九分之一人群年均投資回報是14.84%,智商最低的九分之五人群(剛過半數)年均回報只是12.64%。Mark Grinblatt他們同時發現,智商較高的投資者比較少犯錯,比較少跟風(羊群效應)、比較敢止蝕(處置效應)、比較願意分散投資。智商較高的投資者比較能夠掌握入市買股的時機。但研究發現,賣股的時機掌握和智商關係不大。


影響入市時機 無關賣股

Mark Grinblatt他們未能找出高智商投資者勝人一籌的原因。他們估計,智商較高的投資者可能比較克制、少犯錯,可能有能力區分市場噪音和有用的信息,可能分析市場信息比較有深度,亦可能容易獲得上市公司的非公開信息。姑勿論怎樣,高智商者投資能力和表現較佳,應無異議。


註:本文參考的學術論文是:“IQ, Trading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104(2), 2012

御峰理財 董事總經理

mfchan@nobleapex.com

CFA,CFPCM

[陳茂峰博士 峰哥EQ]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