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綠色生活﹕全靠雙手 為遊人引路擋雨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4年06月01日 06:35
2014年06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外國朋友到過香港的郊野公園後,總會說:「原來香港的郊野這麼美,而且交通便利,坐車一會便到達,在外國要……」最近帶一位外國朋友郊遊,除了自然美景,他還對郊野公園的設施、指示牌設計、郊遊徑規劃讚不絕口。


港府在一九七一年動用「戴麟趾爵士康樂基金」的兩萬元,在擬建的城門郊野公園進行試驗計劃,設置簡單桌椅和燒烤爐,豈料大受歡迎,郊野公園計劃事在必行,至一九七七年郊野公園陸續落成。


時至今日,郊野公園與時並進,部分樹木加入二維碼、手機應用程式提供路徑資訊、遊客中心添置高科技產品,至於燒烤爐、涼亭、指示牌等等老牌設施也加以改良。


由漁護署職員親手製作的設施,背後是一個個以人為本,尊重自然的設計故事。


麥理浩徑 為何這麼長?

香港有四大長途遠足徑,包括麥理浩徑(一百公里),衛奕信徑(七十八公里)、鳳凰徑(七十公里)和港島徑(五十公里)。長達一百公里的麥理浩徑共分十段,橫跨了香港大部分土地。在麥理浩徑上可飽覽多樣化的郊野景色,但整整一百公里長,要走畢全程是體力上的極大考驗,亦要花上不少時間,其實麥理浩徑為何要這麼長?漁護署前助理署長王福義一九七八年加入漁護署,見證遠足徑和設施的誕生,他幽默地說:「當年希望郊野公園之間互相聯繫,由東至西連貫起來,成為大型的自然保護區域,為動植物提供較大而不中斷的生態環境,中間不會有大型建設或土地改變。即使有些地方需建馬路,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曾為動物建造隧道,不過牠們是否懂得看路牌就不知道了。」


麥理浩徑標誌的人 為何像腳痛?

郊野公園的長途遠足徑、郊遊徑等標誌有所不同,麥理浩徑(MacLehose Trail)是全港最長的遠足徑,標誌中的人,手放在膝蓋上,俯瞰景色。有行山人士說,麥理浩徑這麼長,這個標誌就像走畢後會膝蓋痛,所以用手按着。


王福義表示,「郊野公園常見的標誌由已故著名香港雕塑家唐景森設計,麥理浩徑標誌的原先設計是依照麥理浩的側身為藍本,不過,我們認為個子高大的外國人身形,市民未必有共鳴,所以後來改為一個青年人站在山頂之巔,又因麥理浩徑距離長,可欣賞香港郊野不同美景,所以標誌中的人物背着背包,踏上山頂,手自然的放在膝蓋上,俯瞰景色。」而鳳凰徑和港島徑,標誌是一男一女,男的背着背包,女的紮着孖辮,昂首闊步,表達適宜年輕人行。而家樂徑、健身徑、緩跑徑等等,主要以圖畫形式表達。


部分涼亭頂部 為何邊長邊短?

香港有二十四個郊野公園,當中有十九個管理站,每個管理站都設有小型工場,作設施維修和路牌製作等。另外,大棠及北潭涌有兩個大型工場,各有四名員工,製作大型設施。


高級農林助理員蔡健華和高級技工鍾國有在大棠工場工作,七十年代加入漁護署,工藝了得,在郊野公園上看到的木涼亭、大型標誌、告示牌、郊遊地點桌椅、健身設備,甚至是木製動物造型擺設,大部分出自他們的雙手。


改良涼亭 下雨不滲水

蔡健華介紹說:「木做涼亭的大小分三種,設計大致相同,均是由堅固耐用的金筆木塊砌成,涼亭頂部向兩旁傾斜(俗稱魚鱗板),有利去水,部分涼亭傾斜部分一邊長一邊短,以標準大小的涼亭來說,長的一邊用二十二塊木,短的一邊用十七塊,主要原因是要配合環境,以不阻擋樹木和景觀為前提。」昔日的涼亭下雨時頂部容易滲水,現時會加上蠟青膠布和防水夾板。座椅設計也顯心思,因應地理環境,有些座椅是一整張,有些則在兩條支撐木之間留有空位,方便遊人進出。


郊野公園燒烤爐 設計各不同?

現在的燒烤爐舒適度和方便度大大改善,而且各個郊野公園的燒烤爐款式或有分別。每個管理站的員工按自己所長,為負責的郊野公園的設施作改良,如大棠管理站,早前員工便設計了十合一燒烤爐,由十個組件砌成,方便裝嵌或維修。設計上,燒烤爐四面是寬闊桌面,可將食物放在爐旁,爐的四邊更設有波浪形鐵枝的貼心設計,可將燒烤叉放在上,省卻拿着的麻煩,座位與座位之間更預留空間給輪椅人士。郊野公園主任陳家煌稱:「漁護署的『漁農自然護理署員工建議書計劃』,鼓勵員工提出有用的建議,十合一燒烤爐建議於二○○九至二○一○年獲獎,現於大欖郊野公園大棠一帶的燒烤場使用。」此外,西貢西郊野公園的灣仔營地,新添置了輕巧露營擋風煮食台,方便露營人士煮食,同樣是獲獎的建議。


老樹木 何處去?

郊野公園樹木眾多,部分已老去或沒有價值的樟樹、台灣相思,木麻黃等,蔡健華和鍾國有等師傅,會把它們循環再造。常見的大型郊遊徑路牌,如甲龍古道、大浪灣自然教育徑,濕地公園的動物造型擺設均由舊木製造。如做名字路牌,師傅先用電腦印出名字,以標楷或小篆字體為主,畫在舊木上,然後用機器刻(他們稱為「籮」)出字,再上色。機器用的小型刻字刀也是師傅們用磨刀石自製,鍾國有說,「本身的刻刀太大,刻不到仔細位置,所以要自製,在工場工作,很多時要『執生』解決問題。」我們看到郊野公園上的路牌字體不同,是因應地區特色而定,有的甚至是管理站職員的手寫書法。


護理員更亭不常有人 有什麼功能?

在郊野公園不時看到一些小木屋更亭,通常沒有人在裏頭,其實更亭有什麼用?

漁護署表示:「傳統上護理員更亭擔任詢問處角色,隨着智能電話和互聯網普及,市民容易獲取天氣或路徑等資訊,同時,郊野公園的設施、行山徑、路標等等亦漸趨完善,因此護理員更亭作為詢問處的角色亦漸漸息微。現時在部分遊客較多的地點(如八仙嶺郊野公園新娘潭停車傷)的護理員更亭,會於假日讓醫療輔助隊用作救護站,為市民提供救護服務。」


開山指示標誌設計師:唐景森

王福義口中的「阿唐」唐景森是本港著名雕塑家,另一身分是郊野公園的開山設計師,曾任漁農處(漁護署前稱)設計組負責人,王福義與他共事十多年,十分欣賞他的設計。「郊野公園整套指示標誌,主要由他一手包辦,常見的燒烤地點、郊遊地點、露營地點標誌,亦是他的作品,四條長途遠足徑標誌是他的人物系列。他亦會因應地名而作出不同設計,如甲龍林徑,就用了龍的圖案,龍口的方向更是路向的指引。」


王福義眼中的唐景森,堅持設計,除非有特別理據,否則不輕易妥協修改,他的設計簡潔、清楚,配合自然為圖畫語言,亦展現了童心未泯的一面。「他特別為禁止餵飼猴子製作告示,圖中的猴子兇惡,露出牙齒,但看上去像在笑。」唐景森於2008年離世,同年香港藝術館舉行《向唐景森致敬》展覽,以紀念這位藝術家,王福義稱:「若唐景森的雕塑作品不易看見,只要去郊野公園一趟,到處可見他的大作。」


文 李佩雯

圖 李佩雯、漁護署、王福義提供

編輯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