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證監縮減IPO忙救市 實難利好A股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4年06月01日 06:35
2014年06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A股遭遇IPO重啟的時間視窗正在逐步靠近。來自監管層的最新信號顯示,首單IPO可能在6月落地,但新一輪IPO規模較市場預期有所縮減;此間分析人士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監管層縮減IPO規模在於救市,但由於缺乏實質利好,A股未來的調整壓力難減。


A股難尋輝煌記憶

5月19日,證監會主席肖鋼在會上明確提出,從6月到年底,計劃發行上市新股100家左右,並按月大體均衡發行上市。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在於上述資訊發佈的時間點——5月19日。若是熟悉中國A股的人士或許對「5·19」行情並不陌生。1999年的5月19日,在席捲中國的網路科技股熱潮的帶動下,中國股市走出了一波凌厲的飈升走勢,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上證綜指從1100點之下開始,最高見到1725點,漲幅超過50%。該輪波瀾壯闊的行情,讓「5·19」成為A股史上為數不多的美好記憶。


而15年後的同一天,上證綜指卻在權重股的兇猛打壓下一度擊破2000點,低迷的股市着實讓中國廣大投資者心底涼透了。而就在當天晚間,證監會網站發布了上述IPO政策。


廣證恒生策略分析師張廣文表示,證監會此舉顯示其救市的考慮。就IPO政策發布前的市場行情而言,整體走勢還是比較被動,一方面,一季報情况雖然總體上增長,但是盈利增速明顯放緩;而且市場上對於未來實體經濟的運轉較為擔憂,一些重要的經濟指標也仍然顯得相對偏弱;若再考慮到IPO重啟的負面衝擊,股指壓力不言而喻。


短期壓力阻礙改革

國都證券策略分析師肖世俊表示,當前,IPO已成為A股市場最敏感神經之一,監管層此舉大體明確了發行時間和發行股票數量,有利於穩定A股市場預期;按規定,7個月發行100家,即每個月不到15家,大大低於此前研究機構每月三四十家的普遍預期,亦有利於緩解投資者對資金面的擔憂。


中信證券亦發布報告稱,按照證監會的表態,IPO下半年的融資總規模預計將達1000至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低於此前預期的1500至3000億元;在IPO即將開閘且5月19日上證綜指一度跌破2000點的狀况下,證監會此舉在於穩定投資者預期。


但張廣文提醒,監管層縮減IPO規模,雖然短期內或有助於穩定市場,但是單月只發行約200億資金,與約600家擬上市公司的存量對比,遠不能解決新股上市問題,且與註冊制的長期制度建設完全背馳,亦不利於市場化改革的推進。


預計在未來7個月中,前述類「配額制」的IPO安排將可能導致新股在供求不平衡情况下繼續遭遇炒作;同時使大多數申報IPO公司失去耐心和融資時機,市場新股問題難以根治;如果新股IPO擴容放緩,將可能助推其它再融資加速,再融資問題或是未來市場壓力所在;預計新股暫縮小發行家數難對市場有實質推動作用,A股調整壓力仍延續.

治標或為爭取時間

有分析人士認為,監管層此舉並非一味干預市場,而是在試圖平衡改革和市場的可承受力,為進一步的註冊制改革爭取時間。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指出,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能夠直擊中國股市要害;但該項改革的難度大,比如讓目前扭曲的股價回歸正常水準需要時間以及一系列的制度建設;這其中包括加強證券執法,提供上市公司違規違法成本;完善投資者保護機制;特別是分步驟地落實股票退市制度。


他表示,A股市場上股票估值不合理的重要原因是存在所謂的上市公司「殼價值」。監管者讓這些「殼公司」通過重組來獲得新生,似乎是在保護投資者利益,但也嚴重扭曲了市場的風險定價機制,應該下決心糾正這些不正確的做法;為此,退市制度應進一步改革並嚴格執行。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