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大家可知道,香港開埠之初,原來山頂一帶是「光脫脫」,與今日綠樹成蔭,是晨運和行山勝地大為不同?由山頂大業主九倉、會德豐和南豐合作,伙拍皇家地理學會等於金鐘廊之上Wheelock Gallery合辦的山頂歷史及環境導賞展覽,便告知大家,原來當初英人來港,不習慣亞熱帶氣候,覺得山頂「光脫脫」之餘也較亁熱,遂大規模種植綠色植物,才形成今天的綠油油面貌。
展覽又告訴大家,當年英人在山頂選擇栽種的植物,除了樹木,不少具有實際用途。比如葵科樹葉可用作抬轎人的避雨簑衣,一些大型蓮科樹葉,則可讓工地人放在帽上降溫,而一些「紅花」,既可吃,更可用作「擦鞋」!煞是有趣,也令人大開眼界。
今時今日,有人說因太多內地人來港,令到搭地鐵擠不上車。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指着展覽廳一幅老照片,說原來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山頂的纜車站也已出現排長龍候車的場面,照片的山頂舊纜車站後方,則是美國領使的官邸。
黃光耀又說,他們認同發展可和文物保育結合,集團去年投得的中區美利大廈,雖然會改建成酒店,但要保留外貌和集體回憶。
email: piano@mingpao.com
[小琴密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