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地價走低 賣樓毋須「擠牙膏」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31日 21:35
2014年05月31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股市「五不窮」,6月又如何?大家可記得100年前的1914年6月28日,當時的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史稱「薩拉熱窩的槍聲」,之後引發一連串事件,終掀起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家可會覺得近一年多來,全球多國之間都出現軍事摩擦,又或多國國內多了示威、恐襲,全球政經漸如一戰前般變得緊張?


一個有趣的問題:究竟世上出現的各式戰事,是由一些偶然的事件所造成,還是有時間規律的有迹可尋?金銀投資研究者Larry Edelson的一篇文章指出,根據他以過去5000年歷史上的戰爭數據(其戰爭定義包括國與國的戰爭,以及內戰、國內暴亂和恐襲等)作分析,原來以戰爭的數目和密度計算,按時間長短存在8.8年短周期、17.7年中周期,以致53.5年的長周期,而在2013至2014年間,世界正處於多個戰爭周期的低位回升階段。


戰爭有周期 投資要小心

Larry Edelson將上述的3個戰爭周期數據作出整合並繪圖,預計世界未來一段時間,戰爭的數目和密度會增加(圖1),若其預測準確,我們或將面對一個更動盪的政經世界,去年起中日在釣魚島愈演愈烈的風波,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在烏克蘭的角力,近期中國在南海與菲律賓和越南的摩擦,以至美國總統奧巴馬向中國提出的警告,中國多地的恐怖斬人事件,香港會否出現佔中甚至失控?是否在在提醒我們不要忽視爭戰周期將向上,作投資時要加倍小心?

其實,國與國之間的衝突,又或國內動亂,往往和經濟表現有關。當一個經濟實體興起,漸漸對原來的老大哥經濟體構成挑戰時,自然容易惹來打壓,而當一個國家的發展出現樽頸,又或貧富變得愈來愈懸殊,便也易造成社會不滿,亂象便由此而生。


美國剛公布首季的按年經濟增長竟是負1%,當然這和首季出現大冰暴所拖累有關,而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第二和第三季會出現明顯改善,但願如此,否則美國經濟有差池,一來會對中國的出口不利,二來其政府和國民會更不滿中國仍享有逾7%的GDP按年增長,只會在經濟和政治更戮力壓制。


內地倘爆煲 勢扯高港息

說到中國的經濟增長,雖今年仍應可保七,但與數年相比已大幅放緩,其中一些高借貸行業如內房,更早已嗌救命。不少香港的投資者認為,內地人和內房公司出事,那是他們自家的事,我買的是香港「磚頭」,與我何干?大家如看一看金管局的數據,香港銀行借予內地的淨借貸金額,原來高逾2萬多億港元,幾乎等同香港的一年GDP(圖2、圖3),如內地出事,香港銀行借予內地的資金便隨時凍過水!而內地水緊,也會更願意以高息去搶香港的貸款,則就算美國未加息,香港的息口也可能率先被扯高,便會對香港的經濟、股市和樓市,構成衝擊。


白石角地價淪陷 新盤加推不加價

繼九肚山、將軍澳和屯門,又到白角石的地價淪陷,最新一幅由鷹君(0041)投得的白石角海景地皮,每呎樓面地價僅3300元,為歷來新低之餘,較同區四年前地價下挫逾半!當然,又會有人說只是建築費高,令發展商唯有要壓低地價,與樓價看跌未必有直接關係。不過,正如施永青指出,地價至少已扭轉愈搶愈高的局面,亦即是說發展商不用再擔心賣樓後,要以更高價才可補充土地儲備,以後也不必要囤積樓宇,只要能賣得出,日後自然可以更低地價補回土儲,如此以後售樓會更爽手,不再要「擠牙膏」的一定要高價賣樓。


事實上,長實(0001)的荃灣環宇海灣,雖然接獲逾1萬張入票,早已榮膺近年新盤票王,唯不單首推單位平過同區二手價,在票王效應下,竟然加推也不加價,便反映其去貨的決心。


另要值得留意的是,如是樓市看好,當有新盤開售時,由於同區業主和準買家預料新盤會賣得好,且加推會加價,往往業主會堅持高價,而準買家更願意以高價偷步入市。但現在新盤開售,首推低價而加推又不加價,只會將市場的購買力搶過來,如環宇海灣開盤,荃灣二手交投反而萎縮,形成新盤開售,反而不利同區二手樓市,大家還是小心一點的好。


削自由行 薪酬添壓不利樓市

今時今日,香港的失業率仍處低位,而今年公務員加薪也不俗,看似一片昇平。其實,香港個別行業的經營已漸困難,不說受辣招困擾的代理及裝修等行業,消費零售也開始轉弱,而特首梁振英突提出研究如削減兩成自由行旅客會對經濟有何影響?筆者說不用研究,也知對香港的零售業會很大鑊,有內地傳媒更估計會令香港的失業人數增加1萬人。如果這樣,香港今年稍後的經濟和薪酬表現,實在不樂觀,而香港的樓市,勢將面對新的挑戰。


陸振球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