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環球債息跌浪料短暫/文:江宗仁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30日 06:35
2014年05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跌69點,收報23,010點,成交金額583億元。期指結算日港股先升後回,午後在內地股市轉弱下回落,動力股沽壓較大,一來金山軟件(3888)首季業績欠佳,二來內地創業板又跌逾1.8%,持貨者見勢頭不對就爭相獲利,仍是以短線為主。美國債息跌破2.5厘,美股則創新高。每次債市表現異常,無論大家作如何合理的解釋,最後均是債市投資者判斷正確,但筆者還是傾向今次債息下滑,主要是受技術性因素影響較大,屬暫時性質。


美國10年期債息插穿2.5厘,低見2.43厘,環顧全球各國的孳息曲線,由美國、歐洲再到日本,在過去一個月均轉趨平坦化。按傳統智慧,這是經濟再度轉弱的先兆,跟節節向上的歐美股指形成強烈對比。另外,金價近期顯著下跌,在沒有軍事衝突的局面下,一般有兩個含意:若非美國經濟向好加息預期升溫、便是需求最大的中印經濟下滑,甚至通縮。中印當前經濟確實一般,但與過去一年相比亦無太大走樣,反而美國經濟數據不俗,製造業及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分別達到54.9及55.2,3個月新增職位平均數又維持在20萬以上,但這又跟不斷下滑的債息背道而馳,幾組數據互相打架。


去年過度透支 債券供不應求

問題可能出在債息身上。2013年的退市警報,刺激各大少企業無論是否有資金需要,均急急腳鎖定低廉資金,透支了2014年的供應。及至耶倫寫下「包單」稱加息遙遙無期,資金大舉重回定息市場,便遇上了債券供應不足的問題,考慮到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料2014年度財赤,會由6800億美元大減25%至5140億美元,減幅遠超聯儲局的退市規模,供應較需求跌得更快,退市影響就變得微不足道了。德銀亦發表報告指債息下滑主因是供求失衡。年初至今債券發行大幅下降,較去年同期減少19%,美國國債發行量大約為123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減59%。此外,去年投資者避之則吉兼且做淡,今年就既平倉兼加倉,情况出現180度轉向。


內地觀望歐洲會否加碼寬鬆

股市表現亦並未恐慌,歐美股市續於高位徘徊,靜候下周四歐洲央行議息會議後有何行動。港股未能成功破位兼倒跌,動力股又全線下跌,行人止步味道濃,但筆者認為,中央會否出手加碼刺激,主要是等待歐洲央行的決定。一旦採取大規模寬鬆政策對抗通脹,歐元兌美元展跌浪,人民幣隨歐元轉弱的可能遠高於跟美元走強,一旦選擇了前者,就必定會輔以更寬鬆的環境。


外資行依然看淡中國,主要觀點離不開樓市冰封引發債務危機。不過,中國5年期違約掉期價差再創年初至今最低水平,就算是工商銀行(1398)亦已降至1月下旬以來最低水平(見圖),外資看淡的「確信程度」並不高。從另一角度看,工行5年期違約掉期價差低於150點子,印度的ICICI銀行則達到199點子,但兩者的預測市帳率分別為不足1倍和接近2倍。雖然市帳率要考慮很多其他因素,但估值差距如此大,內銀股亦確實存在重估的可能。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