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碟碟諺語 值得銘記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29日 06:35
2014年05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每天上面書好幾次,上網看世界各地的新聞趣事,也在電話裏跟不少人WhatsApp,但一天下來,真正記得的東西有多少?Michael Lau就是有感現世代的人經常游走於現實世界和虛擬國度之間,每天接收的資訊愈來愈多,記得的東西卻愈來愈少,於是開始了這個「記得 - 碟 • 時間 - 桌」的個人展覽,提醒大家有些人有些事值得記在心裏。


figure教父化諺語為碟上畫

Michael Lau有figure教父之稱,一個figure可以賣天價,今次卻回歸原點做平面創作,在碟子、帆布上畫公仔表達諺語。Michael笑說:「我自己其實有很多諺語,哈哈,即是『爛gag』!所以這個展覽叫『Remember-Disc,Time-Table』,展覽跟碟、桌有關外,也取Remember this的諧音和Time的意義。」他不喜歡看書,卻喜歡讀諺語,因為讀一句就像獲得一本書的學問,而且深受鼓勵,所以開始儲諺語。今次展覽他就在木碟、帆布碟,甚至雕塑上演繹44句諺語,由他筆下幽默抵死的「公仔」表達每句諺語的意思。「當中我最喜歡的應該是『記住striving和struggle總是在success之前,就算是在字典中也是』。成功就是要努力很多次,但很多人不明白,總以為能一步登天。」他說。


他挑選的諺語有不同主題,有關於愛、家庭、做自己、生命等,觸動到他的才會放到展覽中,其中一句「我們現在像是知道得多了,但記得的反而少了」,則是他自己的感想:「每天我們看那麼多東西,但很多時是『直入直出』,根本沒有吸收,什麼都不記得,連電話號碼我們都記不住,朋友之間的關係又很疏離,但生命中、時間裏有些事是值得我們反思、記住的。」


珍藏古董 木紋表現時間

這次展覽除了諺語,創作材料本身也帶出了時間的意思,他儲玩具的熱情轉移到儲傢俬,今次用來創作的木碟是他收藏已久的丹麥古董木碟,看到Michael的畫之餘,也看到碟上的木紋,緊扣時間的主題。「其實是捨不得的,本來在家它們只是放在一旁而已。我將木碟變成藝術品,變相延長它們的壽命,對我來說『啱數』就夠了。」而不論在木碟或是帆布上,Michael的畫都以黑白色為主,因為他覺得記憶就是黑白色的,這般細節也能連繫時間、記憶的主題,Michael對此展覽確是非常有心思。


「我當然想看展覽的人記得我,也要記得這些諺語,可以讓他們檢討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說真的,不要只顧着上網或拍照,只要能讓你花時間細心咀嚼每一幅畫、每句諺語,親身感受當中的意思,已經是好事。」Michael說。他想做到的不過是自勉互勉,來這裏走一轉,心靈上獲得、記得的,應該比你一天裏沉迷面書或上網看到的更多。


文 官嘉盈

圖 鄧宗弘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