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漂浮核電站每個造價約100億盧布(22.5億港元),建在一艘長144米、寬30米的船上,地震、海嘯對其影響較小。由於俄羅斯地域廣闊,能源分布不均,不是所有地區都適宜建核電站,但漂浮核電站可泊在離岸數公里的地方,以浮柱固定,並與岸上的高壓電纜相接,能夠為偏遠地區、海上油井供電,或在災害來臨時直接駛往需要的地方提供應急能源。
美1960年代首建 赴巴拿馬運河
全球首個漂浮核電站是美國的「斯特吉斯」(Sturgis)號,在1960至1970年代為巴拿馬運河地區提供能源,但該站關閉後,美國未再建設類似項目。俄羅斯的漂浮核電站技術源於蘇聯核動力破冰船,但噸位仍遠遜航母。
胡仲豪指,漂浮核電站技術有利有弊,一方面離海水更近,更易冷卻;另一方面,建在陸上的核電站一旦發生意外,幾千度的熱能會令機組熱熔,地底岩石也會熔化,且無法停止,在海中則有大量海水源源不斷冷卻反應堆,但會令輻射物質隨洋流迅速擴散至其他國家。黃東亦稱,漂浮核電站技術並未成熟,中國若採用,恐怕是做了俄羅斯的「白老鼠」。
明報記者
美1960年代首建 赴巴拿馬運河
全球首個漂浮核電站是美國的「斯特吉斯」(Sturgis)號,在1960至1970年代為巴拿馬運河地區提供能源,但該站關閉後,美國未再建設類似項目。俄羅斯的漂浮核電站技術源於蘇聯核動力破冰船,但噸位仍遠遜航母。
胡仲豪指,漂浮核電站技術有利有弊,一方面離海水更近,更易冷卻;另一方面,建在陸上的核電站一旦發生意外,幾千度的熱能會令機組熱熔,地底岩石也會熔化,且無法停止,在海中則有大量海水源源不斷冷卻反應堆,但會令輻射物質隨洋流迅速擴散至其他國家。黃東亦稱,漂浮核電站技術並未成熟,中國若採用,恐怕是做了俄羅斯的「白老鼠」。
明報記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