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口老化增加醫療需求,醫管局已制定20年發展規劃藍圖,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至2031年本港需要增加8800張病牀,即較現時2.1萬病牀增加四成,各區已有初步構思擴建及加牀,能否成事的關鍵還看醫生人手,預料未來需要額外增加3700名醫生,才能追得上增加病牀的需求,但暫時評估醫生增長不足。醫管局未來5年更有244名醫生踏入60歲退休年齡,為留住有經驗醫生,梁栢賢表示正研究以全職合約形式重聘退休醫生,預料人手需求較多的兒科、放射科及病理科等可考慮作試點。
香港人口正老化,梁栢賢指出,本港於2012年人口有710萬人,至2031年有816萬,當中逾65歲人口會由98萬升至216萬,即增加逾1倍,但65歲以下人口則會由617萬減至600萬。
新界西需增八成 比例最高
逾65歲長者住院需求是65歲以下人士的9倍,梁栢賢指出,醫管局已按人口老化及各區過往使用服務的趨勢,制定服務需求規劃,可作未來公營醫療發展的藍圖。現時醫管局約有逾2.1萬張病牀,梁栢賢指出,至2031年需額外增加逾8000張牀。
當中新界西需要加牀的比例最高,由現時2247張牀增至2031年的4147張,即增加85%;其次的界東亦需由3527張加60%至5627張(見圖)。
北大嶼天水圍醫院擬加建
梁栢賢稱,各區已按需求有初步擴建構思,如北大嶼山及天水圍醫院都正考慮在周邊找地方加建,預料新界西可增加逾1000張牀;北區醫院後方亦有地可擴建,可增600張牀,大埔那打素亦可加600張牀,威爾斯醫院第二期重建又可加195張牀。
他強調,上述規劃尚待政府過目,亦要在董事會討論,並作可行性研究及各界諮詢,預料未來仍要修訂。他指出,各區能否按規劃加牀,除了視乎政府會否批資源,關鍵還看醫生人手是否足夠。
未來20年醫生增長難趕需求
現時醫管局約聘請5500名醫生,梁栢賢預計至2031年需額外聘3700人,即共需9200名醫生,護士則需額外聘1.4萬人,即使在2018年醫科畢業生會增至420人,但他相信未來20年的醫生人手增長,未必能追上服務需求的增長。
目前公立醫院醫生流失率為3.9%,梁說﹕「未計流失率,要每年都有新增醫生才追到需求。如果流失率控制好一點,只要少1%流失率,便有60名醫生留低,再加上兼職醫生,人手可能會好點,但初步看還不是太夠。」
新兒童醫院試點 聘退休醫
對於政府正就延遲退休年齡作諮詢,梁栢賢表示,該局未就此考慮,一般公營機構都會緊跟政府做法。醫管局在未來5年有244人年滿60歲退休年齡,他說,未來5年是嬰兒潮出生的醫生退休高峰,醫管局正研究挽留退休醫生,構思以全職的合約聘請年逾60歲醫生。「哪一童不夠人,便可作試點,開設兒童醫院需大量人手,2017年便可考慮用此機制請人,放射及病理科不夠人,都可以考慮。」
為免影響晉升,梁栢賢指出,獲重聘的退休醫生要退出管理崗位,在編制外以合約逐年聘請,薪金可按顧問醫生薪金水平計算。此外,他表示下一步會構思讓有需要的醫生實行短期彈性上班時間,以維持生活平衡,或騰出時間懷孕或照顧孩子,以減人手流失。
明報記者 冼韻姬 談誦言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