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建文化設施地庫 料耗逾400億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29日 06:35
2014年05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西九項目面對極大財政壓力,西九文化區董事局主席林鄭月娥昨日承認,立法會2008年批出的216億元撥款至今滾存至237億元,仍難以承擔全部建設,只可應付第一及第二批設施,包括M+博物館、公園和戲曲中心,並需「斬件式」興建,預計2017年至2020年才逐步落成,而第三批藝術設施如大劇院、音樂中心則要檢討融資及發展計劃,未有興建時間表。至於由政府一力承擔的地庫建設,總成本粗略估計要230億元,意味整個項目將至少需撥款400多億元。


受高鐵總站工程延誤影響,加上財政壓力,文化區最終要「斬件式」興建,戲曲中心及M+博物館將率先在2017年落成,配合2020年落成的演藝劇場,打造「小型西九」;延遲興建的包括第二批設施的當代表演中心、中型劇場、零售餐飲設施及地庫;以及未有興建時間表的第三批設施,如大劇院及音樂中心,管理局指興建與否、何時興建,需要再檢討。西九文化區董事局主席林鄭月娥形容「斬件」興建是務實的做法,承認當初計劃一次過興建所有設施是「野心太大」。


林鄭月娥又解釋,西九項目面對極大財政壓力,主要是由於發展圖則較原計劃用了更多時間,加上建築費用上升等,令最初216億元撥款難以承擔全部建設。


第三批設施未落實 撥款未計

林鄭月娥稱,第三批設施的用地已有既定用途,當局「仍有這個承擔」,但要看整體文化藝術發展,來決定時間表,「並不存在做與不做,因為地已經在這裏,沒有想過拿塊地去賣做其他東西」。


多名議員質疑有關做法,民主黨黃碧雲擔心西九項目超支,變成「大白象」,第三批設施落實之日亦遙遙無期。民建聯鍾樹根亦指出,第三批設施包括大型表演場地、劇院和音樂劇院等,但當局卻把核心設施放在最後一期,質疑當局將來是否會指這些設施不能放棄,以爭取添加撥款。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