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施永青﹕地價跌 發展商沒囤樓意欲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29日 06:35
2014年05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期有一種說法,指因為香港建築費高,對樓價有支撐作用。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出席該公司的投資研討會時卻表示,建築費上升,暫時只看到會壓抑地價,買家從來不會問發展商或業主的成本是多少才決定入市,反而地價向下,將令發展商欠缺囤積樓盤的意欲,不再堅持要高價賣樓,他維持香港樓價下跌的看法。


施永青說,建築費高,重要原因是建築工人短缺,「年輕人沒冷氣吃飯的地方也不想去,何况去日曬雨淋的地盤打工?」不過,他指建築費高,首先只會令發展商計算成本時先壓低地價,對地價造成壓力,對樓價沒有幫助,「哪個人買樓會因對方的成本高而願意出更高的價錢?」

建築費高 發展商買地更壓價

他又指出,香港的土地供應確在增加,雖未如政府預測般快,但肯定不會如坊間所說少過以前,令樓價少了一個利好因素。「土地供應增加,建築費壓抑樓價,地價平了,發展商便會發覺賣了樓後,毋須如以前般要以更高價補充土地儲備,他們囤積樓宇的意欲便會減少,更會怕太遲賣樓,會被行家頂死,搶走客源。」


內地經濟渡難關 最快需兩年

對於政府最近放寬雙倍印花稅(DSD)退稅期限,「那只有利一手樓銷售,而有關修訂,反映政府對樓市看法的改變(即樓市下行風險增加)。」


施永青同時擔心,香港的經濟和樓市會受內地經濟放慢所拖累。他指出,中國可能要面對所謂「中等收入陷阱」,以往的高速經濟增長,伴隨着環境污染,大規模貪腐,中央不得不出手處理。


「中原在內地的客戶,約有三成和官員有關,現在打貪腐,有關客人怕被查,都不敢買樓,甚至要賣樓。」施永青指出,內地發展商借貸比率極高,往往達七成以上,更有超過百分之百,內地樓市不景,發展商便會出事而要劈價賣樓,供過於求的二三線城市,情况更加嚴重,最終也會拖累一線城市的樓價。


他認為,內地這一輪政經改革,不會一時三刻便完,內地經濟和樓市,樂觀估計也要兩年才渡過難關,內地經濟差,香港的經濟和樓市也會受到拖累。


港樓無泡沫 難言大跌

雖然施永青看淡香港樓市,但卻認為樓價也不會急跌,主因香港樓市沒有大泡沫。「樓市泡沫,一般有三種情况,一是過度建設,二是過度借貸,三是價格過高。」


他指出,香港上世紀八十年代,私人住宅每年供應有3萬個,近年一度低至7000餘至1萬個。「至於借貸,六成業主已供滿樓,就算加息也對他們沒影響,餘下平均樓宇借貸已只是五成多,這方便沒有泡沫。」


他認為,「樓價對於用家而言,確是過高,所以政府才要出招打壓。但這是『雙刃劍』,壓抑了投資和換樓需求,也令業主不願放盤,所以至今樓價跌幅不大。」


豪宅將跑輸中小住宅

施永青認為,對香港樓市最不利的兩大因素,會是前述發展商開始為套現減價賣樓,以及內地經濟放緩,但因香港樓市欠泡沫,只會慢慢的細幅下跌。施永青估計,香港豪宅樓價由未來一年跌幅為10%至15%,中小型住宅於有剛性需求,會輕微下跌約5%至10%。


至於他個的投資,會維持「四三二一」的組合﹕40%物業、30%股票、20%現金及債券(現時現金佔17%),餘下10%為黃金。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