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5月23日下午,我在職業治療師陪同下坐復康巴去數碼港,嘗試使用單拐走進商場,使用自動電梯,去銀行櫃員機提款,然後在星巴克買一杯咖啡,稍坐片刻後,沿露天平台走到另一幢大樓,乘升降機到達超市樓層,在超市買點東西,之後走過馬路,坐車返回復康院。很簡單的行程,常人不消半小時就能輕鬆完成,於我卻是如履薄冰。
上落電梯要特訓
那天早上,物理治療師知道我擔憂進出自動電梯會跌倒,為我安排了一小時的特訓。她在跑步機上放了一塊長木板,讓我站在木板上,當跑步機緩緩開動,我左手抓着扶手,右手揮動單拐,右腳同時踏前,踩上向前移動的履帶,左腳迅速跟上,上身盡力保持平穩,當履帶移到機器末端,重複同一動作,踏上一個與履帶同樣高度的小木台。我試了好多次,起初老是站不穩,左腳跟得不夠快,人在履帶上往前仆跌,治療師和護理員一左一右合力把我拉着。經過反覆練習,我才掌握竅門,開始成功進出履帶,這時治療師逐步加快履帶滑動速度,直至接近地鐵和商場內的自動電梯。事後回想,如果沒有這場特訓,我在數碼港商場使用自動電梯時,可能會手足無措。
超市購物考定力
職業治療師事前和我討論行程時,曾經說露天平台一段會視乎天氣而決定是否進行,如果下雨便走回頭路,乘電梯經室內通道去超市。不過,到了現場後,治療師改變主意,她覺得雨勢不大,我可以嘗試左手打傘,右手持拐杖,緩步穿過平台,只要小心注意地面積水,避免拐杖點地時向旁滑開帶動身體傾側,便問題不大。我沒有試過持拐杖走濕地,也沒有試過一手舉傘一手揮拐杖,但既然治療師覺得我可以應付,唯有硬着頭皮往前走,每走一步都加倍小心,眼睛緊緊盯着地面,落拐杖時用力按實,短短的一段路,彷彿永遠走不完,全程膽戰心驚(見右圖)。這一天我發現,雨中漫步原來一點也不浪漫。
超市購物這一關,考驗的是定力。每間超市的設計大同小異,一排一排貨架之間,是窄窄的通道,當顧客推着購物車橫衝直撞、小孩拿着糖果來回奔跑、職員推着補貨車快步前進,常人很輕鬆就能避開,拿拐杖的人卻可能避不開,一旦拐杖被碰飛,就有滑倒的危險。治療師教我竅門,把拐杖貼近身體,每次伸杖淺嘗即止,我如法炮製,果然履險如夷。
最後一關是過馬路,這是我在室內模擬練習時做慣做熟的,本來以為很容易,誰知真實的環境跟模擬練習大大不同。首先,練習時有交通燈,看到綠公仔時才踏步橫過馬路,車輛在紅燈前全都停下,但真實環境是沒有交通燈的,過馬路時要看兩邊有沒有車輛駛近,要評估車速快慢,衡量應往前走抑或停下來。其次,真實環境因下雨變得很濕滑,行人路到馬路之間,又有暗斜地面和障礙物,還要經過避車處,每一刻都要準備應變,如果萬一跌倒,只好拋掉左手的雨傘。
不用輪椅走路 興奮又充實
完成訓練行程那一刻,我放下緊張的心情,開始左顧右盼,看清楚周遭環境。回到醫院房間後,馬上倒在牀上休息了一個小時,才感到體力恢復正常。回想這次實地考察,感覺既興奮又充實,終於克服了各種設想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困難,完全不用輪椅,做了一件普通人可能每星期都會做的事情。最大的收穫是對自己能夠復元多了信心。很感謝物理治療師Jolina和職業治療師Terri對我的信任,不斷鼓勵我挑戰更高難度的任務,讓我每個星期都看到顯著的進步。
【劉進圖感言之二十】
上落電梯要特訓
那天早上,物理治療師知道我擔憂進出自動電梯會跌倒,為我安排了一小時的特訓。她在跑步機上放了一塊長木板,讓我站在木板上,當跑步機緩緩開動,我左手抓着扶手,右手揮動單拐,右腳同時踏前,踩上向前移動的履帶,左腳迅速跟上,上身盡力保持平穩,當履帶移到機器末端,重複同一動作,踏上一個與履帶同樣高度的小木台。我試了好多次,起初老是站不穩,左腳跟得不夠快,人在履帶上往前仆跌,治療師和護理員一左一右合力把我拉着。經過反覆練習,我才掌握竅門,開始成功進出履帶,這時治療師逐步加快履帶滑動速度,直至接近地鐵和商場內的自動電梯。事後回想,如果沒有這場特訓,我在數碼港商場使用自動電梯時,可能會手足無措。
超市購物考定力
職業治療師事前和我討論行程時,曾經說露天平台一段會視乎天氣而決定是否進行,如果下雨便走回頭路,乘電梯經室內通道去超市。不過,到了現場後,治療師改變主意,她覺得雨勢不大,我可以嘗試左手打傘,右手持拐杖,緩步穿過平台,只要小心注意地面積水,避免拐杖點地時向旁滑開帶動身體傾側,便問題不大。我沒有試過持拐杖走濕地,也沒有試過一手舉傘一手揮拐杖,但既然治療師覺得我可以應付,唯有硬着頭皮往前走,每走一步都加倍小心,眼睛緊緊盯着地面,落拐杖時用力按實,短短的一段路,彷彿永遠走不完,全程膽戰心驚(見右圖)。這一天我發現,雨中漫步原來一點也不浪漫。
超市購物這一關,考驗的是定力。每間超市的設計大同小異,一排一排貨架之間,是窄窄的通道,當顧客推着購物車橫衝直撞、小孩拿着糖果來回奔跑、職員推着補貨車快步前進,常人很輕鬆就能避開,拿拐杖的人卻可能避不開,一旦拐杖被碰飛,就有滑倒的危險。治療師教我竅門,把拐杖貼近身體,每次伸杖淺嘗即止,我如法炮製,果然履險如夷。
最後一關是過馬路,這是我在室內模擬練習時做慣做熟的,本來以為很容易,誰知真實的環境跟模擬練習大大不同。首先,練習時有交通燈,看到綠公仔時才踏步橫過馬路,車輛在紅燈前全都停下,但真實環境是沒有交通燈的,過馬路時要看兩邊有沒有車輛駛近,要評估車速快慢,衡量應往前走抑或停下來。其次,真實環境因下雨變得很濕滑,行人路到馬路之間,又有暗斜地面和障礙物,還要經過避車處,每一刻都要準備應變,如果萬一跌倒,只好拋掉左手的雨傘。
不用輪椅走路 興奮又充實
完成訓練行程那一刻,我放下緊張的心情,開始左顧右盼,看清楚周遭環境。回到醫院房間後,馬上倒在牀上休息了一個小時,才感到體力恢復正常。回想這次實地考察,感覺既興奮又充實,終於克服了各種設想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困難,完全不用輪椅,做了一件普通人可能每星期都會做的事情。最大的收穫是對自己能夠復元多了信心。很感謝物理治療師Jolina和職業治療師Terri對我的信任,不斷鼓勵我挑戰更高難度的任務,讓我每個星期都看到顯著的進步。
【劉進圖感言之二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