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建議斥7.42億元將金鐘夏慤道抽水站遷往香港公園內重置,卻要砍伐87棵樹及拆去逾150年歷史的英式防禦石牆。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昨日開會,逾10名議員質疑計劃成效,公民黨郭家麒直斥政府「走火入魔」,民建聯蔣麗芸亦稱抽水站無逼切需要搬置。委員會最後未准許項目提交工務小組,要求水務署提供更多理據在下月再作討論。
發展委會否決交工務小組
政府計劃在中環灣仔新海濱建商廈,建議斥資7億元搬走夏慤道食水抽水站,水務署完成技術評估後,選擇在法定古蹟香港公園茶具文物館旁的選址重置,但工程將會拆走與前英軍三軍司令官邸關係密切的一段英軍防禦石牆;亦會令逾百棵樹需要重置或砍伐。
水務署解釋,興建抽水站須削去現有斜坡,故在斜坡上的部分石牆不可能留在原地,要先拆除。水務署會就受影響的35米長石牆作詳細測繪,然後分7部分(每部分5米)拆除,待抽水站建好在原有位置重建,更指會盡力做到「一塊石都不會少」。
郭家麒:政府為發展走火入魔
不同黨派議員均批評政府做法。公民黨郭家麒批評政府為發展已「走火入魔」,忽視公眾對公共空間及保育的渴求;陳家洛亦批評政府做法是侵蝕公共空間,又稱有150年歷史的古石牆應與附近的「旗杆屋」視為一個整體,「依家唔係砌Lego!」
自由黨田北俊同樣有保留,說「唔通將長城逐塊石頭運去深圳會無問題咩?」他說,政府應考慮在夏慤道原址賣地後,要求發展商預留位置重置抽水站。民建聯蔣麗芸要求政府提供受影響樹木的年齡等資料,並指搬置抽水站非逼切,除非庫房無錢,市民才會「含淚支持」,但同屬民建聯的葉國謙為政府護航,稱要削坡的位置隱蔽,政府過去亦曾成功重置美利樓,認為計劃可行。
水務署及規劃署解釋,夏慤道原址地底未來有沙中線隧道經過,安置抽水站於地底技術上有困難,在地面上重置則會影響商業利益,又說2011年海濱研究計劃該處要發展商廈。對於原址重置石牆是否破壞古物,當局指成效「見仁見智」。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