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父女同郵﹕要學懂為何被人拒絕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28日 06:35
2014年05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穎﹕

相信香港沒有多少人不認識黃之鋒。他不止在反國教、爭取真普選運動中出名,原來也頗受中學生歡迎,尤其是要做通識科獨立專題研習(IES)的中學生。


黃之鋒最近收到不少中學生的訪問邀請,探討的問題,都是「青少年的政治參與」之類,要求訪問的,有數十人之多。你也知道,黃之鋒是大忙人,考完中學文憑試,立即馬不停蹄,擺街站,派單張,宣傳政改方案,對於幾十人的訪問邀請,應接不暇,無法一一赴約,於是想到用記者會形式,一次過會見所有同學,接受他們的提問。這種訪問方式,相信已創造了IES專題研習的歷史。


老爸也不時收到學生的邀約,有大學生實習刊物的訪問,有中學同學的功課,當然也會有IES專題研習。對這些邀請,不能來者不拒,因為一經開始,無法停止,時間上肯定應付不來。


篩選IES訪問靠誠意

怎樣選擇答應訪問邀請呢?我有自己的標準。同學們一般會透過面書或電郵跟我聯絡,道明來意,進入正題,介紹專題內容,希望透過訪問了解什麼,日期時間,自己姓甚名誰等等,這都是最基本的資料,幾乎人人都會寫,絕對不能遺漏。問題是,怎樣表達,人家才會答應?


老爸着重的,是同學的專題,有沒有經過努力和思考?有沒有自己的見解,而不是人云亦云?有沒有經過資料蒐集,而不是隨便找一個人訪問來填氹做水泡?

穎,你可能會問,老爸怎可能透過短短的訪問邀約,就全部看得出來?看得多,有經驗,其實不難。我看過有些千篇一律的專題介紹,左抄右抄,找不找我訪問,根本沒有分別。介紹完畢,邀請信一般這樣開始﹕素仰閣下學識淵博,經驗豐富,對有關專題甚有心德……這類毫無內容的客套,那個「閣下」無論換了什麼人都一樣,很明顯是漁翁撒網,既沒禮貌,也不誠懇。


還有一些更離譜的,是時間緊迫,限三天答覆,否則作廢。有些會留下幾條書面問題,要你回答,又或一份問卷,要你按時填回。有時又會只留下英文名,同你好熟咩?連聯絡電話都沒有,以為人家一定喜歡用面書回話。


如此這般的邀約,令人哭笑不得,未把內容看完,心裏已決定拒絕,成功機會,幾乎等於零。


學期末,期考後,悠長暑假又將到來,這個時候「講呢啲」,當然會有點掃興。IES專題研習難度不低,要做好絕不容易,但對你們來說,是個很好的鍛煉機會,更可以學懂為何被人拒絕,將會終身受用。


有些事情不一定按自己的預想發生,要隨機應變,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切勿臨急抱佛腳。不再嘮叨了,就此打住。


老爸

………………………………………………………………………………

Hey Dad:

「素仰閣下學識淵博,經驗豐富,對有關××甚有心德……」這句是我們在學校作文寫邀請信時老師教的喇,所以同學寄給你的email千篇一律是這樣寫真的不足以為怪,我們只是「活學活用」罷了。


說起IES,唉,還真難呀。現在我並不擔心訪問時會遇到什麼阻滯,我擔心的是我定的題目本身。一開始定題目時還以為自己定得不錯,題目有爭議性,又不太無聊。但經做功課時的蒐集資料,就發現我的題目,問題已經改善了很多,那我現在要怎麼辦啊?


雖然你跟我談過後,分析出我的題目仍是可以研究的,但是我還是覺得題目中值得探討的東西已經變得不多了……可是計劃書初稿都交了,現在才來轉題目會太遲了吧?

說什麼別臨急抱佛腳,還不就是叫我去溫書嘛。


Wing

作者簡介﹕資深傳媒人、關注時事,更關注兩個寶貝女兒

吳志森 samngx123@gmail.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