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提及加強九龍東區內連繫及改善步行環境,發展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昨提議改善九龍灣10個行人設施及7個交通路口;同時在觀塘海濱道及勵業街交界,首次試驗裝設自動感應的智能交通燈,能自動偵測行人而轉綠燈;長遠更會研究改善觀塘工廈之間的後巷,包括增加告示牌及引入商業設施。
測量師學會高級副會長何鉅業說,工廈之間的後巷業權視乎地契條款,未必全屬私人擁有,若屬私人擁有,要視乎業主是否同意做改善工程,若部分後巷用作上落貨設施,業主未必願意參與,政府可考慮以金錢或其他措施作鼓勵。
發展局昨就改善九龍灣商貿區行人環境展開第3階段公眾諮詢,為期8周。起動九龍東辦事處高級工程策劃經理梁嘉誼說,經兩階段諮詢後,已就九龍灣10個行人設施及7個交通路口提出改善方案,以做到「易行」,包括擴闊宏開道、宏照道及常悅道交界的行人過路處等,預料2020年前陸續完成。
擬設綠色走廊貫穿九龍灣
梁嘉誼說,中長期將構思由啟祥道至常悅道等打造「綠色走廊」貫穿九龍灣商貿區,並研究擴闊連接九龍灣港鐵站橫跨觀塘道的行人天橋,以及增建行人天橋連接九龍灣及啟德區。
梁嘉誼續說,辦事處已於本月初開始展開觀塘商貿區研究,料2016年中完成,方向包括改善行人環境,以方便未來行人由牛頭角行至觀塘海濱。她稱,現時已改善觀塘區內多個行人設施,並首次在海濱道及勵業街交界試驗智能交通燈,可自動偵測行人轉綠燈,未來會視乎試驗結果,再決定是否在九龍東其他路口引入。
此外,研究亦會檢視現時觀塘區內工廈之間10多條後巷是否可作改善,包括加入指示牌、綠化及引入商業設施。梁嘉誼說,不少後巷如鴻圖道一帶是方便步行,但普遍行人並不熟悉,若能加強配套可分流區內主要街道人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