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一新﹕蔡英文的兩場選戰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27日 06:35
2014年05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民進黨新主席蔡英文上台後,將在一年半時間連續打兩場選戰,也就是今年底九合一選舉與2016年總統大選,前者為人,後者為己。她在這兩場選戰的策略固然可能有相關性,但亦可能有所區隔。


從較廣義角度來看,她的兩場選戰策略包括:(1)2014年底的九合一選戰策略;(2) 調整對美國有關兩岸政策的論述;(3)調整對中國大陸有關兩岸政策的論述;(4)調整對日本和其他國家有關兩岸政策的論述;(5)調整對民進黨內部有關兩岸政策的論述;(6)調整對台灣選民有關兩岸政策的論述;以及(7)2016年的總統選戰策略。


年底選戰為選總統拉「樁腳」

對蔡英文來說,今年底的九合一選戰將是一場政黨選戰的實驗。雖說蔡英文在九合一選舉是為人抬轎,但也可說是為自己選戰鋪路,因為她抬轎愈是成功,就有愈多的縣市長、縣市議員及鄉里長成為她2016年總統大選的「樁腳」。反之,抬轎若是失敗,她就沒有足夠的縣市長、縣市議員及鄉里長為她在2016年總統大選助選。


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亦名為九合一選舉,將於今年11月29日舉行,由台澎金馬之直轄市(六都)選出新一屆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及村里長,並根據5月13日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修正案》,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將首度選出區長及區民代表。本屆選舉與以往不同之處,在於將所有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合併舉行,以降低社會成本。


爭傳統票同時動員新世代

何以說蔡英文在打今年底九合一選戰是一場政黨選戰的實驗呢?因為在這場九合一選戰中,她將整合高科技動員、社運集結、公民組合與傳統地方型選戰,打一場民進黨從未打過的新型選戰。在太陽花學運、包圍台北市警一分局,以及反核四的社運抗爭活動中,主要是透過曾經幫蔡英文打過選戰的學生領袖或青年幹部,靠電腦、臉書、微博、手機等工具動員。


在九合一選戰中,蔡一方面會透過傳統地方型選戰樁腳,動員不同選區選民。另一方面,她也會透過高科技動員學運、社運與公民組合的支持者,不斷發動學運、社運來動員平常不太投票的新世代選民。


蔡英文若能在今年底的九合一選戰輔選成功,將可為2016年的總統大選奠定基礎。反之,若是大敗虧輸,在黨內問責制下,不僅不能代表民進黨參加2016年的總統大選,甚至不無可能遭現在被逼下台的民進黨領導人反撲。


上次敗選因講不清兩岸政策

民進黨與國民黨在2014年底九合一選舉的勝負,將相當程度決定兩黨在2016年總統大選的投票結果。然而,對蔡英文來說,不論九合一選舉結果如何,她都勢必調整選戰策略,讓美國、中國大陸、日本和其他國家、民進黨、台灣選民聽懂並接受她有關兩岸政策的論述。


從2012年總統大選的選戰來看,蔡英文不是敗在氣勢,而是敗在有關兩岸政策的論述。在「三隻小豬」運動之後,她聲望暴漲,氣勢如虹,連時任「美國在台協會」(AIT)的台北處長司徒文(William A. Stanton)都密電國務院,認為蔡英文已勝券在握。


提「優質兩岸關係」未見進步

不幸的是,無論是蔡英文自己或是她的選戰團隊成員到國際推銷她的「台灣共識」與大陸政策,都鎩羽而歸。美國前國安顧問多尼倫(Thomas E. Donilon)甚至放話給英國《金融時報》,指出蔡英文沒有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事實上,她曾任行政院陸委會主委、不分區立法委員、副行政院長,無論在國際經貿談判或處理兩岸事務都有一定經驗,卻被美方視為大陸政策新手,主要就是她對「台灣共識」與大陸政策,說不清楚,講不明白。


蔡英文不僅無法令美日兩國政要聽懂她的「台灣共識」與大陸政策,連說普通話的大陸領導人也認為她的「台灣共識」與大陸政策不知所云。甚至連民進黨內部也有許多人士聽不懂她的論述,更不用說台灣其他政黨與大多數選民了。


由是觀之,她2012年的敗選主要是敗在有關兩岸政策的論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從哪裏跌倒,就必須從哪裏站起。惟從她最近競選民進黨主席發表的政見來看,她所提出的優質兩岸關係,仍是令人不知所云,顯示她3年來進步有限。


作者為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