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中電建議未來10年先興建新燃氣機組,再研究與內地聯網,被指雙重投資,「谷大資產」,中電副主席阮蘇少湄昨解釋,本港有需要興建新燃氣機組,以確保供電穩定,長遠又可向內地購買價格較低的剩餘電力。不過她承認難以預測未來燃料價格走勢,未有正面回應中電的「混合方案」,是否要市民「博一博」,認為「多個(燃料)選擇對香港都係好事。」
黃錦星:氣價變動不明朗
蘇少湄昨出席無綫電視節目《講清講楚》時重申,中電提出的「混合方案」,不會出現雙重投資。她解釋,本港長遠若與內地聯網,需興建新機組數量較少,加上未來國際天然氣價格走勢下降,「有可能平好多」。
但她強調,中電燃煤機組未來幾年陸續退役,必須興建新燃氣機組,以應付供電穩定,其間研究向內地買電,估計需時3、4年,主要就架空或地底輸電進行環響影響評估,以及研究輸電模式。她說,本港與內地聯網,不一定全年供電,內地若有剩餘電力,才售予本港,價格會較低,做法在電力市場很普遍,亦可抵銷增加基建開支引致的電費上升幅度。環境局長黃錦星昨出席一個場合後表示,本地增加天然氣發電方案,直接影響規管兩電的《管制計劃協議》,日後發電燃料選擇可能會相對減少,加上天然氣價格變動有不明朗因素,故長遠而言是否對本地電力市場發展有好處,市民必須留意。
黃錦星:氣價變動不明朗
蘇少湄昨出席無綫電視節目《講清講楚》時重申,中電提出的「混合方案」,不會出現雙重投資。她解釋,本港長遠若與內地聯網,需興建新機組數量較少,加上未來國際天然氣價格走勢下降,「有可能平好多」。
但她強調,中電燃煤機組未來幾年陸續退役,必須興建新燃氣機組,以應付供電穩定,其間研究向內地買電,估計需時3、4年,主要就架空或地底輸電進行環響影響評估,以及研究輸電模式。她說,本港與內地聯網,不一定全年供電,內地若有剩餘電力,才售予本港,價格會較低,做法在電力市場很普遍,亦可抵銷增加基建開支引致的電費上升幅度。環境局長黃錦星昨出席一個場合後表示,本地增加天然氣發電方案,直接影響規管兩電的《管制計劃協議》,日後發電燃料選擇可能會相對減少,加上天然氣價格變動有不明朗因素,故長遠而言是否對本地電力市場發展有好處,市民必須留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