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調查﹕乾冬菇鎘超標近倍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26日 21:35
2014年05月26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理大與團體合作在本港街市及超市購買12種蔬菜、共20個樣本化驗,發現西洋菜、乾竹笙及2個乾冬菇共4個樣本的鎘含量,超出本港標準15%至94%,樣本主要來自內地,超標94%的是購自北河街街市的乾冬菇,長期食用可損害腎臟,導致貧血等。另有3個樣本水銀含量超出內地標準,但沒超本港標準。有議員批評本港規管蔬菜重金屬含量規例過時,食安中心表示政府已成立工作小組檢討法定標準。


食安中心建議市民徹底浸洗蔬菜尤其是葉菜,可大幅減少積聚在蔬菜表面上含鉛的塵垢和泥土,並應均衡飲食,避免過量攝取個別危害物質。中心表示,去年抽取2.7萬個蔬菜及其製品樣本測試,當中有枸杞菜、小棠菜苗和香芹3個樣本鎘含量超標,並已跟進。


4菜樣本鎘超標

民主黨成員組成的「社區食物監察計劃」,委託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系,於3至4月在本港4個街市抽驗蔬菜,發現其中4個樣本,即西洋菜、乾竹笙及兩個乾冬菇的鎘含量為每公斤0.115至0.194毫克,超出《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規例》所限的每公斤0.1毫克(見表)。


3菜樣本汞超內地標準

超標最嚴重的是乾冬菇樣本,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衛訂定的鎘攝入量上限,巿民每月按其體重每公斤不應攝取超過25微克鎘,理大以此計算,60公斤重成年人每日吃超過257克涉事的乾冬菇(即6.8両,約60隻),攝取量即會超標;涉事的西洋菜,每日吃超過0.64斤會超標。


另外,3個蔬菜樣本汞(水銀)含量超出內地每公斤含0.01毫克的標準三至四成。另以攝取量計算,每人每日吃超過4.1至4.3斤便超標。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系副教授勞偉雄表示,長期食用含鎘的蔬菜可損害腎臟、引致貧血,長期食用含汞的蔬菜,可損害中樞神經。社區食物監察計劃召集人、立法會議員黃碧雲表示,本港對部分蔬菜的重金屬含量標準,較內地及外國寬鬆,促請當局修訂多年未有更新的《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規例》。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