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觀塘工廈加租 音樂人轉場荃灣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25日 21:35
2014年05月25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3年前本報訪問在觀塘租用工廈單位的獨立音樂人黃津珏,昨日再次訪談,他與一眾朋友已搬到荃灣一帶工廈落戶。觀塘大業街工廈的業主,將4000呎單位的月租由1.5萬元加至2萬元,黃津珏只得選擇離開。他坦言,租金急升逼走了不少藝術工作者,但失落的不止是一個工廈單位,「工廈是培育創意的地方,用手工藝、技藝去做一件事,觀塘的工廈被取締,就等同創意藝術在最高點滑過,我們會步向創意死亡」。


「藝術在最高點滑過」

發展局推動活化工廈政策,不少工廈改成酒店寫字樓,工廈單位減少、租金推高,一眾工廈藝術家難以「生存」。黃津珏說,當日觀塘的藝術社區,用了逾10年時間打造,自然而生,不能複製,租住工廈單位創作,附近的人互相認識,建構了一個與觀塘街坊商戶互動的社區。


對於政府宣布「起動九龍東」,海旁打造成不同行動區,黃津珏批評政府是在壟斷空間,未有考慮市民真正需要什麼,「其實只要一塊空地,可以踩單車、搞表演,讓街坊自己想,就會有好多可能」。他說,觀塘的工廈不少已變成劏房寫字樓,便宜的大空間絕無僅有,因此不少從事藝術的,一個又一個搬走。


新場較新淨 社區互動減

3個月前,黃津珏和其他朋友難敵業主加租,以8000元租用荃灣工廠區的1000呎單位,地方較以往新淨,樓底更高,每月實際支出減少了。他說,荃灣的工廈格局不錯,但附近只有一兩個相熟的工廈藝術家,其餘的工廠戶都不認識,藝術家們要由零開始建立。面對急速的工廈轉型,荃灣能否如觀塘一樣,過渡至下一個十年,仍是未知之數。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